根据课文填空:
(1)周恩来站了起来,( )地回答道:“( )!”
(2)我非常( ),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 )与( )都堪称( )的大作家。
(3)让我们一起记住“( ),( )”这句名言吧!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 )去比别人的( ),那么他不但会( ),还会( ),十分( );如果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 ),不断( )别人的长处,他就会飞快地( ),越来越( )。
(4)刚进里院,一墙( )的爬山虎( )眼帘.夏日的( )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 ),像( )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 )的光点.
(5)少年周恩来读书的目标是 。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hán)郸(dān),双方交战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
攻击方向选在哪里?
田忌打算直奔邯郸,去解救赵国。
孙膑却连连摇头,对田忌说:“不等我们赶到,邯郸就会失守,你这样做又有什么作用呢?”
田忌说:“你说该怎么办?”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魏国集中全国的主力去打邯郸,自己的都城大梁却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这不是个大好机会吗?我们现在去救邯郸,会跟魏国主力硬拼,伤亡一定很大,倒不如乘(chéng chèng)虚而入,直取大梁。魏国国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会回师自救。我们在他们返回的路途做好准备,以逸待劳,岂不是稳操胜券(quàn juàn)!”
一番话说得田忌心服口服,他立即下令,大军直奔(bēn bèn)魏国而去。
果然,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
1.圈出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2.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
(1)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十分有把握。( )
(2)指战争中做好准备,养精蓄锐,当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予迎头痛击。( )
(3)趁着虚弱疏漏的时候进入。( )
3.假设依田忌的计谋,结果可能是:_________的魏军士气高涨,远道而来的齐军与其硬拼,伤亡_________。而孙膑的计谋是:直取_________,迫使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_________得救。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走过来,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
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
孙膑让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齐威王有点慌了。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结果,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1.填字组词。
得意( )目瞪( )转败(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轻蔑( )夸耀( )
3.找出描写齐威王神态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齐威王_______________。
4.读读短文,完成比分表。
田忌 |
齐威王 |
比分 |
结果 |
|
第一场 |
下等马 |
0∶1 |
田忌输 |
|
第二场 |
中等马 |
1∶0 |
田忌胜 |
|
第三场 |
||||
总比分 |
徐霞客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他风餐露宿,历尽艰险,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的第一高峰,上山的道路很陡,几乎是直上直下,使人望而生畏。
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
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
又走了一段,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我背不动了。’
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
好容易爬到了离山顶不远的地方,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精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说着,坐在地上,简直不想起来了。
“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情地鼓励他,“我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
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还湿得厉害,两个包袱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鞋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流着血。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一点不叫苦呢?”
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
(1)形容旅途生活十分艰苦,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 )
(2)累得大口大口地喘气。( )
(3)累得没有一点精神和力气。( )
(4)看见了就害怕。( )
2.天都峰是( )的第一高峰。天都峰两大特点是又( )又( )。
3.用“”画出写天都峰陡的句子。
4.在登山途中,徐霞客帮助朋友克服了哪三个困难?概括一下写下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扁鹊走到太子的bìng tà( )it,按住他的shǒu wàn( )切了脉,又把耳朵贴到他的胸口níng shén( )听了一会儿,这才起身说:“依我看,太子是得了‘厥症’,还有救。”
说完,扁鹊取出针来,在太子的头上扎了几针。不多一会儿,太子的鼻翼开始扇动,眼皮也慢慢睁开了。扁鹊又从随身xié dài( )的药囊里拣出几味草药来,叫人煎成汁。太子喝了药,没多久,就恢复了健康。
“先生真是神医呀,有起死回生的本领。”国王竖起大拇指称赞扁鹊。
“世上哪有死而复生的道理?太子本来就没有死,我不过是治好了他的病。”扁鹊谦虚地说。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2.选词填空。
起说走切贴按听
扁鹊( )到太子的bìng tà前,( )住他的shǒu wàn( )了脉,又把耳朵( )到他的胸口níng shén( )了一会儿,这才( )身( ):“依我看,太子是得了‘厥症’,还有救。”
3.理解句子。
“世上哪有死而复生的道理?”
(1)“死而复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与“死而复生”意思相近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表。
谁 |
怎么样 |
干什么 |
国王 |
竖起大拇指 |
称赞扁鹊。 |
农夫和他的孩子们
从前,有个农夫突然得了重病。临死前,农夫把孩子们都叫到跟前,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孩子们,葡萄园里有个地方埋藏着我多年积存的金银财宝。”说完,农夫用充满(希望期望)的目光注视着每一个孩子。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惊讶高兴)地睁大了眼睛。
农夫死后,孩子们(异口同声争先恐后)地拿了犁头和锄头,跑到自家的葡萄园里,一人占一片地,非常认真地翻起地来。第一天,孩子们把整个的葡萄园粗粗地翻了一遍。第二天,整个的葡萄园又被孩子们细细地翻了一遍。一连几天,整个葡萄园被孩子们翻了几遍,一次比一次翻得深。当然,孩子们是找不到金银财宝的。可是,由于深翻细耕了土地,这年他们家的葡萄长得非常非常的好。等到收获的时候,他们家的葡萄比别人家的多了好几倍。
这时候,孩子们才懂得了父亲临死前说的那番话的意思,原来辛勤就是人们的财宝,这一颗颗晶莹的葡萄,就是金银财宝啊!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2.在文中找出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再写几个这样的词语。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农夫把自己一生积攒的财宝偷偷埋进了葡萄园。( )
(2)几个儿子把葡萄园全部翻了一遍,因为他们一直知道勤劳是人的最大财富。( )
(3)新翻过的葡萄园比往年多了好几倍的收成。( )
4.“原来辛勤就是人们的财宝。”请你说一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