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
B.若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确认新物种是否形成的依据是有无生殖隔离,确认种群是否进化的依据是种群基因频率是否改变 |
B.自然选择是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唯一因素 |
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物种形![]() |
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导致物种的形成 |
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来防治害虫,效果会越来越差,关于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农药诱导了害虫产生定向的抗药性的变异 |
B.农药对害虫的多种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
C.抗药害虫与不抗药害虫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
D.在防治过程中,害虫种群的基因频率未改变 |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些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Aa占70%,aa占10%。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A.60% 40% | B.65% 35% | C.55% 45% | D.50% 50% |
甲乙两图显示了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变化情况,横线代表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体现了可遗传变异的两个来源 |
B.乙图中的两条染色体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内的交叉互换 |
C.以上变化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
D.以上变化对生物体的影响均是不利的 |
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
B.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
C.精子和卵细胞一定是单倍体 |
D.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