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把一个带有刻度的均匀杠杆在中点支起,如果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则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往 (选填:“左”、“右”)移,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当在B处挂3N钩码时,应在A处挂 N钩码,杠杆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平衡后在A、B两端再各减去1N的钩码,则杠杆将 (选填“A端下沉”、“B端下沉”或“保持平衡”).
某同学在做研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的实验时,得到如下的数据表:
物质 |
实验次数 |
质量(kg) |
升高的度数(℃) |
加热时间(min) |
水 |
1 |
0.05 |
10 |
10 |
2 |
0.10 |
10 |
20 |
|
煤油 |
3 |
0.05 |
10 |
5 |
4 |
0.05 |
20 |
10 |
(1)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2)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3)分析_________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______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小明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_________的烛焰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指出下列操作的错误。
A.使用前调节横粱平衡时 B.测量长度读数时 C.使用测电笔时
A ___B _____ C _____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g=10N/kg)
⑴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N。
⑵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4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
⑶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N。(g=10N/kg)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原理。
⑷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选填字母序号)。
A.寻找普遍规律
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⑸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处对应标上1.0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g=10N/kg)
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一些测量工具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 p=.(用上述字母表示)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进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 cm2和2 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 N,实验时应选用(选填“甲”或“乙”)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