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地方县志记载:“市有定居,墟惟趁赶。南曰墟,北曰集”;“货物辐辏,处古谓之务,今谓之集,又谓之墟”;“日中为市,神农氏之教也。……南人曰趁墟,北人曰赶集”。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
A.农村集市的名称带有地域特色 |
B.政府对草市的地点有严格管理 |
C.南北方呈现不同的专业化市场 |
D.长途贸易促成区域经济的活跃 |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 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 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 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 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实现中国工业化 | B.实行民主政治 |
C.推动中国近代化 | D.启蒙与救亡并重 |
“中国学术精致,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其礼教政俗,已不免予夷狄之陋,学术义理之微,则非彼所能梦见矣。”该观点的核心是
A.抨击西方制度礼仪 | B.强调传统制度优越 |
C.认可西方经济强大 |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认为人类社会是循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规律发展的,最终达到“政府皆由民造”,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陈独秀说:“孔子之道,施于今日社会为不适于生存。”康有为标榜孔子和陈独秀批判孔子所运用的共同思想武器是
A.民主共和说 | B.社会进化论 |
C.君主立宪论 | D.经世致用说 |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恋爱因法海和尚作梗终酿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行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
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A.东汉的洛阳 | B.明初的南京 |
C.北宋的东京 | D.唐末的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