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①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比如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厢里常卖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就介绍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也有简单些的,如“卤煮喂,炸豆腐哟”。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儿的白薯”或“萝卜赛过梨”。“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的)形容得晶莹可人。卖山里红(山楂)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②有的小贩吆喝起来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也许由于小时人家告诉我卖荷叶糕的是“拍花子的”(拐卖儿童的),我特别害怕。他先尖声尖气地喊一声“一包糖来”,然后放低至少八度,来一气“荷叶糕”。这么叫法的还有个卖荞麦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
1.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2.第①段中介绍了哪几种叫卖的方法?第②段中写了几种吆喝的声调?
3.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个马趴?这一定是夸张吗?
4.文中的吆喝声都带有浓郁的____________特色。
5.体会一下,作者介绍这些吆喝声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开心阅读。
好朋友
动物园里有只小猫,长得很可爱。小动物们都喜欢接近它,都想和它做朋友。
一天,小猫在河边画画。小兔子说:“小猫画得真好,真是个大画家。”小狐狸说:“这张画太好了,可以拿去参加比赛了。”小狗说:“不但可以比赛,还可以得第一呢!”小猪却说:“这张画一点都不好,小鸡怎么能在水里游?金鱼也不能上树呀!”小猫不好意思地笑了,它说:“谢谢你指出我的错误,你才是我的好朋友。”
(1)短文共有句话。
(2)选一选。
(a)短文共写了()种小动物。
①五②七③三
(b)()是小猫的好朋友。
①小兔子②小狗③小猪
(3)想一想,对朋友应该怎么样?
开心阅读。
老人种苹果
有个老大爷种了许多苹果树。
人家问他:“你种这么多苹果树干什么呀?要等好久好久,这些树木才会结出苹果来呢。恐怕你是吃不到苹果啦。”
老大爷说:“我虽然吃不着,但是别人吃得着哇,那时候他们会感谢我的。”
(1)文章共有()小节。
(2)第()小节是写人家对老大爷说的话。
(3)用“”划出老大爷说的话。
(4)想一想,写一写,到那时候,感谢老大爷的人们会说些什么呢?
课外阅读
小淘气
一个小淘气,买了二斤梨。
兜里装三个,四个手中提。
没过五分钟,吃下六个梨。
吃完第七个,想买第八个。
连打九个嗝,十指揉肚皮。
(1)找出儿歌中的数字写下来。
(2)小淘气一共买了多少个梨?
(3)如果你是小淘气,你会怎么做?
读一读,选一选。
秋月白
秋月白,晚霞红。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1)这首诗写的是()季。
①春②夏 ③秋
(2)这首诗写到的景物有。(多选)
①月亮 ②晚霞 ③小鸟 ④山果 ⑤草虫
(3)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开心阅读。
我长高了
鞋子小了,
裤子短了,
妈妈说我长高了,
全家拍手笑了。
腿长大了,
人长高了,
明天我上学,
不让妈妈送了。
(1)这首儿歌有句话。
(2)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回答。
①全家为什么拍手笑了?
②明天“我”上学,为什么不要妈妈送了?
③现在你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和在幼儿园相比,你都有哪些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