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课文判断下面句子是否正确。
1.快乐王子哭是因为他看到这个城市的丑恶和穷苦。( )
2.这个城市里两件最珍贵的东西是燕子和快乐王子的心。( )
3.燕子听了快乐王子的话,最终到埃及去了。( )
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⑴李大钊是一位忠于革命,忠于祖国的优秀共产党员。 ()
⑵《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毛泽东。 ()
⑶《草船借箭》一文选自《水浒传》。 ()
⑷“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舟过安仁》的作者是杨万里。( )
(2)《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是高尔基。( )
(3)《祖父的园子》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
(4)清平乐是词牌名。( )
(5)“不脱蓑衣卧月明”是指牧童连衣服都来不及脱,倒下便睡,一直睡到月上中天。()
(6)“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干脆了。”这句话犯有“用词不当”的错误。()
(7)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
(8)《桥》一文运用了很多简短的句、段,这样是为了渲染紧张的气氛。(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
(1)我想大概肯定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是因果关系,前句讲原因,后句讲结果。()
(3)“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童年的怀念。()
小小裁判员(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6分)
(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 )
(2)“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揭示主题的作用。( )
(3)《再见了,亲人》选自我国著名作家魏巍的《城南旧事》。( )
(4)“噩”字的第三笔是“竖”。( )
(5)《古诗词三首》前两首向我们展示了童年生活的乐趣,第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农村田园生活的乐趣。( )
(6)“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这是一个比喻句。( )
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2)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坐蒙古包。()
(3)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