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江淮地区某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有关该地太阳辐射强度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始终大于山麓 |
B.太阳辐射强度有没明显的季节变化 |
C.太阳辐射强度的垂直变化率最小时,山麓的太阳辐射强度约为300W/m² |
D.太阳辐射强度的垂直变化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
依据上图可知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月份是8月,其主要原因是( )
A.太阳高度大 | B.白昼长 |
C.晴天多 | D.阴雨天多 |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 | 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 B. | 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
C. | 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 D. | 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
2.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 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 B. | 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
C. |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D. | 人均耕地减少 |
3.该现象会()
A. | 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 B. | 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
C. | 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 D. | 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图示意1961~ 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A. | 长江中下游平原 | B. | 四川盆地 | C. | 华北平原 | D. | 青藏高原 |
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 | 纬度高 | B. | 植被少 | C. | 地势高 | D. | 云雨少 |
20世纪80年代初,某国W汽车公司开始在我国合资生产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增长依然强劲,W公司逐步把在我国上市的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W公司最先转移到我国的汽车生产环节是()
A. | 研究 | B. | 设计 |
C. | 零部件生产 | D. | 组装 |
2.近几年,W公司将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主要目的是()
A. | 加快新车型的研发 | B. | 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 |
C. | 扩大新车型的产量 | D. | 增强汽车生产的集聚效应 |
图表示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的气候资料,与上图中R城市气候相符的是()
2.Q地降水量多于其周边地区,主要是因为Q地()
A. | 距海洋近 | B. | 气旋活动频繁 | C. | 多地形雨 | D. | 多锋面雨 |
3.上图所示区域的典型农业景观为()
A. | 牧场辽阔 | B. | 灌渠纵横 | C. | 陡坡梯田 | D. | 水田密布 |
某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 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A. | 昼夜温差大 | B. | 年降水量少 | C. | 水土流失严重 | D. | 地质灾害频发 |
2.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A. | 当地降水 | B. | 远程调水 | C. | 冰雪融水 | D. | 地下水 |
3.该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 | 甘 | B. | 新 | C. | 藏 | D. | 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