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如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
|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
|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
|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
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 A.9~10月 | B.11~12月 |
| C.1~2月 | D.4~5月 |
TVA(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充分利用了流域的水和煤炭等资源,大规模发展各种形式的发电站,其中不包括( )
| A.火电 | B.核电 |
| C.风能发电 | D.水电 |
为了提高水质,TVA采用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其中不包括( )
| A.修建抽水蓄能电站 | B.水源涵养林的保护 |
| C.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 D.污染防治 |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题。
20世纪80年代,港澳地区产业多向该地扩散,原因有 ( )
①劳动力丰富 ②地价低廉 ③资金雄厚④国家的优惠政策 ⑤技术力量雄厚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③④⑤ |
读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比例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994年以后,日本产业转移增加最多的地区是( )
| A.亚洲 | B.北美 |
| C.欧洲 | D.其他 |
日本把产业转移到该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接近原料地 ②劳动力廉价③政府政策 ④市场广阔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51—1994年,日本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是欧美,其主要原因是欧美( )
| A.技术进步 | B.交通便利 |
| C.资金充足 | D.市场广阔 |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
| A.土壤、水源 | B.光热、降水 |
| C.风向、地势 | D.地形、河流 |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 B.沙尘暴 |
| C.土地盐碱化 | D.洪涝灾害 |
下图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 895米,距离赤道仅300多千米,其峰顶雪冠正面临着在50年内消失的威胁。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遥感(RS) | B.全球定位系统(GPS) |
| C.地理信息系统(GIS) | D.数字地球 |
利用此项技术可( )
| A.分析水灾损失 | B.获得森林分布信息 |
| C.分析矿产种类 | D.确定矿产储量 |
某企业于20世纪末在呼和浩特建立乳品加工厂,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1世纪初,该企业又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分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吸引该企业在北京上海建分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原料产地 | B.廉价劳动力 |
| C.消费市场 | D.先进技术 |
体现了工业地域形成逻辑关系的顺序是()
①工业城市 ②工业联系③工业地域④工业集聚
| A.③④②① | B.①④③② |
| C.④③①② | D.②④③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