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棉纺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材料三:一位即将离开印度的英国总督曾说,他在任期间发动了二三种巨大的社会改良引擎──铁路、统一邮政和电报。1853年,印度第一条运载旅客的铁路开通。1851年,印度国内出现了第一封电报。1865年,开通了英国与印度之间的电报通讯。
(1)结合材料一说出欧洲殖民者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罪恶方式。(至少写出两种方式)
(2)材料一中的“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导致什么后果?引发了哪一罪恶事件的发生?
(3)“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请举出19世纪美洲和亚洲反抗殖民统治的两件大事。
(4)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而谈谈殖民侵略对于印度社会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当前,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从历史、全局、未来角度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是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政治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本题10分)
材料一:在日本弱于他国时,他们默不出声地“拿来”外部才干,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然后自己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对外来技术改造和进化,直到超越。
------ 摘自《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回首过去中日关系: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
(1)材料一古代史上日本“拿来”外部才干是指孝德天皇在位时进行的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给日本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同是天涯沦落人"。
(3)为何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 中日这次相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2014年是一战爆发100周年,二战爆发75周年,为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维护世界和平,九年级同学举办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准备】
(1)请你介绍收集“一战”“二战”资料的可靠途径
【图说历史】 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2)观察上图,写出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3)下图是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三部纪录片的海报,如果想了解有关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相关信息,你可以选择观看

【表解历史】
(4)比较的方法研究战争。下表是该组同学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表中比较的内容有三项错误,请你找出并改正。(3分)
20世纪主要战争比较表

名称
抗日战争
一战
二战
时间
1937—1945年
1914—1918年
1939—1945年
全面爆发的标志
九一八事变
奥地利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军突袭波兰
性质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反法西斯战争
帝国主义战争
法西斯侵略战争
结束的标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18年德国宣布投降
1945、9、2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1)
(2)
(3)
【文汇历史】
材料一: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在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岳麓版》九下历史教材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浩劫,几千万人失去生命,无数财产被毁。
————-北师大版九下历史教材
(5)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请你写出战争的影响
【反思历史】
(6)反省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具有深远意义,你认为如何才能维护世界和平?

开放是一个国家的姿态,也是一个文明的气度。
【交流促繁荣】
(1)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大都是开放的时代,也是中外文化交流最活跃的年代。请写出下列图片中西汉、唐朝、明朝时期对中外文化友好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使者。
材料一

图片一图片二图片三

【春天的故事】
材料二 “对!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邓小平
(2) 文中 “杀出一条血路”意指什么事?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何作用?
【走向新时代】
材料三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呈现出什么特点?我国是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

近代史上日本曾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观察下列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图一与哪次战争有关?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图二反映的是哪次战争后的场景?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对中国又有何意义?
(3)简要分析造成图一、图二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活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更离不开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与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1分)为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什么原则?(1分)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中国北京的机场。尼克松走下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恳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
——岳麓书社《政治文明历程》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1分)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材料三 中国外交活动大事年表(节录)
1981年 中国当选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人权委员会成员国
1988年 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1996年 中俄等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了定期会晤的“上海五国机制”,后来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
2001年 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4年 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峰会围绕“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积极探讨建立符合地区特点的安全合作新架构。”
(3)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在新时期参与国际事务的主要表现。(2分) 为了争取中国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中的有利地位,你认为中国应怎样应对?(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