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题。
材料一:人民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他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送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因为他们追求自由和民主。
材料四:14至16世纪,是欧洲处于“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材料五:15世纪末,由西欧经地中海到达东方的商路被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所控制。随着西欧工商业的发展,迫切要求到东方寻找黄金和市场。一些欧洲国家掀起了被称为人类历史“分水岭”的“地理大发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查理的断首”指的什么事件?“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目的是什么?体现“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重要文献是什么?“王在议会,法为习惯”标志着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与母邦兵相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与母邦兵 相见”决定性战役是什么?材料二“与母邦兵相见”后期第一位总统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3)点燃材料三中的“革命烈焰”是什么?材料三国的被“推上断送台”的国王是谁?
(4)出现人类历史的“分水岭”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各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拿破仑法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
——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
请回答:
(1)毛泽东谈论的是什么事件?(2分)
(2)双方会谈的目的各是什么?(4分)
(3)这一历史事件的结果如何?(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东北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苦难十四年,鬼子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
请回答;
(1)东北人民的“苦难十四年”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各是什么? (4分)
(2)日本帝国主义曾疯狂侵略中国,写出在“苦难十四年”间日本侵华的其他史实(至少2件)(4分)

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五马分尸而死。
请回答:
(1)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机构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什么?
(2)商鞅最后惨遭五马分尸而死。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什么?

识读战国形势图并回答问题:(共8分)

回答: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AB
CD
(2)图中的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的?
(3)写出发生在E处的战役名称。
(4)请你列举春秋时期有关楚庄王的两个成语典故。

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①②处分别应填写的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哪个朝代实行的?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这一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