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血腥气味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给亚非拉地区带来深重的灾难。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抗争,世界殖民体系在民族民主运动的冲击下最终全面崩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著名非裔美国历史学家社波依斯估计,从非洲被掳掠到美洲的黑人,16世纪为90万人,17世纪为275万人,18世纪为700万人,19世纪为400万人……三四百年间,至少有100万至1500万黑人进入美洲各地。在黑人的故乡非洲,大概丧失了近1亿人口,其中绝大部分黑奴在被捕获、关押、运输途中因各种原因死亡。这些人基本都是青壮年男子。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选择性必修3)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三四百年间”造成非洲人口大幅度减少的原因。
材料二:英国开始借助强大的工业经济力量,将印度改造成自己的商品倾销市场和粮食、工业原料产地。英国的蒸汽纺纱机快速运转时,印度手摇纺车戛然而止,手工纺织业纷纷破产,陷入绝境……19世纪上半叶,印度约有150万人直接死于饥馑。目睹惨状,就连英国的一个总督也不无感伤地叹息:“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历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的蒸汽纺纱机”出现在哪一时期?19世纪中期,印度人民民族意识觉醒,请写出这一时期的一位印度民族英雄。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宣告完成。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革命思想还因与战争行为有关的宣传而在殖民地中得到传播……同样具有影响的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亚洲的知识分子已为西方的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所激励。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归纳殖民体系逐步崩溃的两点原因。
材料四:如图
(4)读图写出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事件。
材料五:60年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兴起的非殖民化运动中,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蓬勃发展,新生的国家渴望建立平等的国际关系。中国、印度、缅甸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摘编自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5)综合上述材料,请就如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给出你的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谭嗣同慷慨赴死图
材料三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活动?他们的探索活动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谭嗣同在就义前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你认为出现“无力回天”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是孙中山手书的中国同盟会纲领,后来在《民报》发刊词中他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简要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4)请简要评价材料四所述的这场运动产生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情景
材料二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均战败,显示了洋枪洋炮的厉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在联合外国人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人进一步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国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
材料三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1)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签订的条约是《 》,该条约让中国失去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为维护清朝统治”,统治阶级开展了一场自救运动。该运动的后期提出了怎样的口号?
(3)材料三中让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的条约是《 》。
(4)材料一、三涉及的两场列强侵华战争的名称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追溯古代文明】
材料一: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材料二:(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孕育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摇篮分别是什么。
【回顾近代文明】
材料三:
(2)材料三中“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分析该事件对欧洲的影响。
材料四: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一次演说中说:“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3)结合材料四说说皮洛夫发表的这篇演说的背景是什么?德国所要求的“阳光下的地盘”实际上是指什么?德国外长的这段话,道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请你认真归纳一下好吗?
【思考现代文明】
(4)人类文明诞生后,就开始经受一次次灾难与浩劫。你认为当今世界或未来世界对人类文明构成最大威胁的是什么?试说说你的理由。
【解读大国崛起】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读了15世纪以来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请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
(1)根据材料一回答,作为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当时的英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有何先进之处?
材料二:正如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一样,爱迪生不仅为美国开辟了一块发展的新天地,也寻找到走向强盛的钥匙。南北战争后的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成为电力工业的故乡,并由此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法的领先地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经历南北战争的美国能开始腾飞的时代?
材料三:大约在150多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走上了一段充斥着悲剧和奇迹、混杂着屈服和刚强的历史。
(3)根据材料三回答,19世纪中期,日本历史上“悲剧和屈服”指的是什么?而日本创造“奇迹和刚强”又起步于什么事件?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觉得我国可以从这些大国的崛起中获得什么启示?
【品读人物传记】下面是世界历史上两位杰出人物的传记目录。
目录 一、英人后裔 历经维艰 二、初显身手 表现不凡 三、辞职回家 娶妻务农 四、众望所归 出任司令 五、率军出征 投身独立 六、临危不乱 连战连捷 七、经受考验 顽强战斗 八、指挥若定 打败英军 九、再度出山 两任总统 十、发表别辞 忠告后人 |
目录 一、金色年华 二、获得博士学位 三、《莱茵报》任职 四、流亡法国、英国 五、伟大友谊 六、共产主义者同盟 七、《共产党宣言》 八、《资本论》 九、公社革命 十、巨星陨落 |
(1)根据材料中的人物传记目录,判断两位主人公分别是谁。
(2)他们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各有何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