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
出土省份 |
出土地点 |
陕西 |
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
山东 |
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
山西 |
平陆枣园 |
内蒙古 |
和林格尔 |
江苏 |
泗洪重岗、遂宁双沟镇 |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
D.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
在历史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历史资料”与“历史观点”的区别,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 |
B.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
C.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
D.雅典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八条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这一规定旨在()
A.限制罗马贵族的特权 | B.确立等价交换的原则 |
C.维护下层平民的利益 | D.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 |
柏拉图建议的理想公民人数是5040人,他特别指出:“共同体的领土应当足以维持一定数量的最有节制的人的生活,但不要再大了,共同体的人口应当能够足以保护自己,反对侵略。”亚里士多德也强调城邦人口不宜太多或太少。他们这种构思的主要依据是()
A.雅典生产力水平低下 |
B.雅典土地与资源匮乏 |
C.殖民扩张会带来灾难 |
D.政治运作的客观需要 |
伯利克里说:“不关心城邦事务的人,有人称其为心情平和的人,我们雅典人称其为废物。它毋需公民多少政治才能,关键是每个公民都应本着一切从城邦出发……”伯利克里这段话反映了()
A.雅典公民的政治才能普遍较低 |
B.集体主义是雅典民主的重要特色 |
C.民主发展程度与公民政治才能无关 |
D.不关心城邦事务的人无法成为公民 |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
A.王位世袭制 | B.宗法分封制 |
C.中央集权制 | D.郡县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