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 省区 |
嘉靖至万历 州县数 集市数 |
顺治至雍正 州县数 集市数 |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 集市数 |
| 直隶 山东 |
14 132 42 104 |
82 527 64 1126 |
43 537 74 1583 |
| 陕西(关中) |
16 143 |
21 238 |
28 264 |
| 江西 福建(不含台湾) |
45 459 19 131 |
51 545 15 205 |
43 976 39 511 |
| 广东 |
— — |
72 1270 |
71 1959 |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1833年,德国传教士郭士立(Karl Friedrich Gutzlaff)在广州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简称《东西洋考》),这是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创刊前,郭士立在一封信里表达了他的创刊目的:“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以上材料表明了
| A.这份报刊专为中国公众服务,具有近代化意义 |
| B.这份报刊标志着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开始 |
| C.中国近代报刊萌芽于鸦片战争之后,受到外来的影响 |
| D.西方的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思想观念的变化 |
中国当代著名导演艺术家罗锦鳞先生在编导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直接写道:“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此语表明他侧重古希腊悲剧所展现的
| A.戏剧情节 | B.等级观念 | C.人文素养 | D.民主精神 |
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征集“改革开放30周年10大流行语”揭晓,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①”,“北京奥运”“炒股”、 ②和“雄起”。其中①和②两条是对其余8条产生决定性影响和准确的概括,它们应该是
| A.西部开发、解放思想 | B.入世、市场经济 |
| C.对外开放、大国崛起 | D.改革开放、中国特色 |
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下列制度与此规定有关联的是
| A.分封制 | B.科举制 | C.察举制 | D.宗法制 |
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一王国一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 B.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 |
| C.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 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