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请回答:
(1)秦王指的是谁?
(2)上述诗句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这一年处于什么世纪的什么时期?
(3)秦王首先扫灭了哪个国家?
(4)秦王扫六合有什么历史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材料

材料中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张骞通西域以后,西域地区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依据材料指出,西域物产传入中原地区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

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孔子学院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祭孔是民间的一种对“先贤”的尊敬和追思的纪念活动。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典礼,称为“释奠礼”。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
(1)文中为什么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材料二:汉武帝后,各地纷纷建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2)汉武帝时期各地纷纷建孔庙的盛况和当时统治阶级的什么主张有关?这一措施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材料三:自汉代以后,祭孔活动延续不断。规模也逐步提升,明清时期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祀礼规格又进化为上祀、奠帛、祝文、三献、行三拜九叩大礼。
(3)明清时期祭孔活动达到顶峰,这两个朝代在加强思想专制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第九届便于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2014年7月在福建厦门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在开幕会致辞中强调:要面向未来,平等合作,共同推动孔子学院事业发展。
(4)孔子学院存在和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诚信)与国外,外国由此信之”。
(1)据材料一,“张骞凿空”开辟的中外交通要道是什么?
材料二:因国威之遐畅,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东北一隅,自高句丽、百济平后,新罗即大注意于增进中国文化。日本亦屡遣通唐使,并带了许多僧侣和留学生来。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举国的华化,实在此时。
——吕思勉《中国通史》
(2)材料二反映出唐朝的对外政策是怎样的?“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的互织作用”,试举两例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