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地形名称:B_______,C_______,D_____。
(2)河流AD段的流向为__________。
(3)B处最高海拔的取值范围是
A.150≤H≤200 | B.250≤H<300 |
C.200≤H≤250 | D.250≤H≤300 |
(4)若G、H两地图上距离为3.6cm,则两地实地距离为_______km。。
(5)若在图示地区拟建一水坝,应选择在____处,理由是_____ __。
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回答:
(1)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是以______因素为基础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________地区表现的特别明显。
(3)若从北京到广州,沿途所看见的自然带景观,反映出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因素为基础,在纬度地区最明显。
(4)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 “太阳光照图”,回答问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7:00,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2)此时A点在晨线还是昏线上。
(3)B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为。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4)此时B点的昼长为小时,B地处于五带中的带,此时我国正值季。
(5)由B点向正北发射炮弹,落点将向偏(东或西)。
分析下图,回答以下各题。
(1) 若该图表示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则该海区位于(南、北)半球,②洋流名称为对沿岸的气候影响 _。
(2)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A、B两处中,处为海洋,在水循环①一④各环节中,我国的夏季风应属环节;目前人类主要能够干预力度较大的环节是 _通过 _等措施改变其空间分布,以解决一些地区水源的不足。
(3)假如该图为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示意图,此时北半球为_______ (冬、夏)季,南亚盛行_________风
(4) 若此图为三圈环流中纬度环流侧视图.则在A气压带控制下多天气。③为风带
读“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
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从数量上看,A>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源于,图中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比较晴天比阴天的气温日较差______________(大/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以下材料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示意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10分)
材料:2014年10月7日21时49分,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0千米。
(1)地震波分纵波和横波,图中字母表示地震波横波曲线的是____,其传播特点是_________。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深度大约是________处。
(2)图中字母M、N线表示的是________,其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M、N之间的圈层叫做________。
(3)此次云南地震的震源位于右图中的________界面以上,所属的圈层是______,其主要由_____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