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分)划时代的科学成就、先进的思想理念充实着人类文明的宝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力量】
材料一:“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
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1)材料一告诉我们:科学追求真理要锲而不舍、求真求实。请完成下列填空:
①牛顿以勤奋、观察入微闻名于世,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方面。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墓志铭是:“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虽然并不完全。”其中,“他把世界翻了—个个”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
【精神丰碑】
材料二:它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以人权对抗神权、以法律对抗专制、以科学对抗蒙昧的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请列举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及代表人物。
材料三:德国电视二台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10集纪录片。……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很多城市里还有马克思阅读小组,“马克思”似乎回归德国人的生活了。
——2011年2月23日中国广播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沉淀认识】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材料一:
材料二: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与亚洲之间的陆路交通被迫中断……经过地理大发现,欧洲的航海家已经发现了我们现在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并且绘出了世界地图。他们绕过了非洲海岸……开辟了一条让欧洲进行贸易和掠夺财富的道路,打破了世界主要文明相互隔绝的局面。
(1)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推断,率领船队发现新大陆的欧洲航海家是谁?
(2)结合材料二,指出新航路“新”在哪里。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耻辱】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4分)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此之前,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2分)
【兄弟阋墙】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3)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 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个事件是如何解决的?
【同仇敌忾】
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4)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全面内战】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l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5)请问这三大战役有何意义?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什么?
【归纳总结】
(6)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国共两党应该怎样相处才更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
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西汉的疆域图
仔细阅读材料一,你能否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地区名称填在()中?
示例:
① (长安)② () ③ () ④ ()⑤ ()
(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谁?
(3)对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4)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两幅图,你认为丝绸之路对西汉疆域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日本所谓《新历史教科书》对卢沟桥事变是这样叙述的:1937年7月7日夜,在北平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对开枪的历史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三]2005年4月29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了会议,并发布了新闻公报。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材料一所叙述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真实的吗?请举一例证明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
(2)材料二中“割台湾”是日本发动的哪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实现的?此后台湾又是怎样回归的?
(3)近代史上什么时间、事件后又造成了台湾与祖国的分离?
(4)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有两次合作。当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命运之时,国共团结一致,共御外辱。请说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以后,并肩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请说出国共两党领导抗日军民抗击日军的重大战役(各举一例即可)。
(5)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如何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图中人物:
图1,
图2。
(2)图3中的杂志是年_______________创办的。这本杂志的创刊有什么意义?该杂志从第二期开始改名叫什么?(5分)
(3)图2中的人物经常在这本杂志上发表文章,他在1918年在上面发表了哪两篇文章来歌颂十月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