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电路两端的电压U保持不变,电阻R1、R2、R3消耗的电功率一样大,则电阻之比R1∶R2∶R3是( ) 
| A.1∶1∶1 |
| B.4∶1∶1 |
| C.1∶4∶4 |
| D.1∶2∶2 |
镅(
Am)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在其分裂过程中,会释放出一种新的粒子,变成镎(
NP),由于放出的这种粒子很容易被空气阻隔,因此不会对人体构成任何的危害,火警的报警系统就是利用这种粒子作为报警的重要工具,这种粒子是( )
| A.a粒子 | B.质子 | C.中子 | D.正电子 |
若元素A的半衰期为4天,元素B的半衰期为5天,则相同质量的A和B,经过20天后,发生衰变的A和B的质量之比为( )
| A.30∶31 | B.31∶30 | C.1∶2 | D.2∶1 |
如图为查德威克实验示意图,由天然放射性元素钋(Po)放出的A射线轰击铍时会产生粒子流A,用粒子流A轰击石蜡时会打出粒子流B,经研究知道( ) 
| A.A为中子,B为质子 |
| B.A为质子,B为中子 |
| C.A为γ射线,B为中子 |
| D.A为中子,B为γ射线 |
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时只发射出一个频率为ν的光子,普朗克常量为h,则衰变后的原子核 ( )
| A.仍静止 |
| B.沿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运动 |
| C.沿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
D.动量大小为![]() |
最近几年,科学家在超重元素的探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996年科学家们在研究某两个重粒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中,发现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经过6次a衰变后的产物是
Fm,由此可知该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 )
| A.124,259 | B.124,265 |
| C.112,277 | D.112,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