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雍正帝穿越到2014 年畅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 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太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你认为他们的言论与史实相符的有几位
A.1 | B.2 | C.3 | D.4 |
1931年底,湖南《大公报》刊载了当时省长何健下的一道手令,禁止机关在旧历年送礼,理由是:“废历年节(农历春节),互相馈送,此种繁文悖节约之旨。”尽管如此,长沙大多数老百姓仍延续一如既往的年俗。对此现象解读最正确的是
A.政府倡导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背景 |
B.人民不满政府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
C.中华传统节俗文化导致了官民矛盾 |
D.反映出中西社会风俗的对峙与冲突 |
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A.《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 |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 |
C.《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 |
D.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
启蒙学者认为推翻封建统治以后,一切“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可是,事实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失望讽刺画。下列作品的艺术风格反映了上述情绪的是
A.《自由引导人们》 | B.《等待戈多》 |
C.《格尔尼卡》 | D.《人间喜剧》 |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
B.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
D.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开创性 |
下表为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统计表(编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以下推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年份 |
1927 |
1928 |
1929 |
1930 |
离婚率 |
10% |
15% |
12% |
3% |
A.“新政”强化了人们抱团取暖意识
B.福利保障制度缓解了家庭矛盾
C.“大萧条”影响人们家庭婚姻关系
D.“大萧条”期间婚姻自由受法西斯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