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楚人以晏子短”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B.吾欲辱之,何以也 |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D.岁以大穰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中晏子的一段话,衍生出多个成语,如“挥汗成雨”“摩肩接踵”等。 |
B.选文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刻画了晏婴这个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热爱祖国的外交家的形象。 |
C.外交无小事,尤其在牵涉到国家尊严的时候,更是丝毫不可侵犯。晏子以“针尖对麦芒”的方式 既委婉地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
D.这则故事和课本上的《晏子使楚》一样,告诉了我们侮辱别人的人到头来必然受辱于人;也可以提 |
醒很多人,对人贸然无礼只能自讨没趣。[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延: ②傧者更道 更:
③晏子对曰: 对: ④故宜使楚矣 宜: 翻译下列句子。
①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
②王曰:“然则何为使子?”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摒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 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作者彭端淑节选自《为学一首示子侄》)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 迄乎成
②可恃而不可 恃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② 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3)本文第②段是如何论证"为学"的重要性的?
(4)清举一个事例,论证" 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这一观点。
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下列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鱼我所 欲也
②故 患有所不辟也
③ 乡为身死而不受
④此之谓失其 本心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二者不可 得兼 |
所识穷乏者 得我与 |
B.由是则生 而有不用也 |
蹴尔 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C.行道 之人弗受 |
为宫室 之美 |
D.吾既 已言之王矣 |
是亦不可以 已乎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义"?请选取两位我国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人物,简单叙述其事迹。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齐侯陈①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②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③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
(《左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注】①陈:列阵,布阵。②绥:安抚。③方城:山名。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2)面对齐侯的陈师示威,以势压人,屈完是如何回应的?请简要说明。
(3)仿照示例,再列举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外交人物,概括其主要事迹。
示例:屈完妙语退齐军,楚与诸侯言和结盟。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 夙夜忧叹
②斟酌 损益
③咨 诹善道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临崩寄臣 以大事也 |
徒 以有先生也 |
B.还 于旧都 |
安陵君受地 于先王而守之 |
C.以彰 其咎 |
望 其旗摩 |
D.以伤先帝 之明 |
欲报 之于陛下也 |
(3)选文中,诸葛亮为说明出师的理由,多次提到"先帝",其用意是什么?
阅读文言文《赵广拒画》,回答下列各题。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①家小史②。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③。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
【注释】①李伯时:宋代名画家。②小史:书童。③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贼,这里指金兵。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尤工作马(擅长)
B.几能乱真(表数量)
C.使图所掳妇人(绘画)
D.而广平生实用左手(其实)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画一处)
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
(4)文中赵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你再举出一个与他相类似的历史人物,并用一句话简述其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