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使贪
刘基
客有短吴起于魏武侯者,曰:“吴起贪不可用也。”武侯疏吴起。公子成入见曰:“君奚为疏吴起也?”武侯曰:“人言起贪,寡人是以不乐焉。”公子成曰:“君过矣,夫起之能,天下之士莫先焉:惟其贪也,是以来事君,不然君岂能臣之哉?且君自以为与殷汤、周武王孰贤?务光、伯夷天下之不贪者也,汤不能臣务光,武王不能臣伯夷,今有不贪如二人者,其肯为君臣乎?今君之国,东距齐,南距楚,北距韩、赵,西有虎狼之秦,君独以四战之地处其中,而彼五国顿兵坐视,不敢窥魏者,何哉?以魏国有吴起以为将也。周《诗》有之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吴起是也。君若念社稷,惟起所愿好而予之,使起足其俗而无他求,坐威魏国之师,所失甚小,所得甚大。乃欲使之饭粝茹蔬被短褐步走以供使令,起必去之。起去,而天下之如起者,却行不入大梁,君之国空矣。臣窃为君忧之。”武侯曰:“善。”复进吴起。下列句中的“而”与“起去,而天下之如起者”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B.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D.跪而拾之以归 |
下列句中的“之”与“夫起之能”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 B.至之市 |
C.观之正浓 | D.久之,目似瞑,意睱甚 |
下列对公子成功劝说魏武侯启用吴起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像吴起这样能力超凡的人如果不贪图钱财,不会甘为人臣。 |
B.有了吴起这样的将军,其他五国才不会轻举妄动。 |
C.魏武侯比殷汤、周武王更贤明,善广纳贤士,吴起喜欢魏武侯这样的明君。 |
D.如果吴起离开,天下士人都会退却离开,魏国将无人可用。 |
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客有短吴起于魏武侯者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是以来事君 事: ②汤不能臣务光 臣 :
③东距齐 距: ④西有虎狼之秦 虎狼:
⑤乃欲使之饭粝茹蔬被短褐步走以供使令 被: ⑥臣窃为君忧之 窃: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武侯曰:“人言起贪,寡人是以不乐焉。”
②今有不贪如二人者,其肯为君臣乎?
郑牢谏山云
山云出镇①广西,有郑牢者,老隶②也,性直敢言。公谓之曰:“世谓为将者不患贪,我亦可贪否?”牢曰:“公初诣广西,如一新洁白袍,有一沾污,如白袍点墨不可洗也。”公又曰:“人云土夷③馈送,却之则疑且忿,奈何?”牢曰:“居官黩货 ④,则朝廷有重法。公不畏朝廷,反畏蛮子⑤。”公笑而纳之。山云镇广西逾十年,廉操始终不渝。固不由牢,牢亦可尚也。
【注释】①出镇:到外地镇守。 ②隶:差役。 ③土夷:土著人。 ④黩(dú)货:贪污受贿。 ⑤蛮子:旧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贬称。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公初诣广西 ()②则朝廷有重法 ()③公笑而纳之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与例句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一项是()
例:却之则疑且忿之:代词,代馈送的物品。
A.宋何罪之有 | B.环而攻之而不胜 |
C.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D.吾妻之美我者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兔子的意思。
世谓为将者不患贪。本文郑牢进谏山云和邹忌劝说齐王纳谏的方式有何不同,试做分析。
曹刿论战(节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小惠未徧( )②牺牲玉帛()
③公将鼓之()④遂逐齐师()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阅读全文,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
本文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刻画曹刿,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解释划线的词语。
陟罚臧否臧否 平明之理理
严闻亮卒闻虽仇必赏虽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太宗谓房玄龄等曰 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
B.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
C.立闻亮卒 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
D.发病而死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译文:
(2)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译文:请用 /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亮 之 为 政 开 诚 心 布 公 道【乙】文的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节选自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释】 ①芸:作者的妻子陈芸。②盍:何不。
③踯躅:徘徊,文中指虫子不停地跳动。④作俑: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画一处)
觅 螳 螂 蝉 蝶 之 属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字。
①项为之强②觅螳螂蝉蝶之属下面各项句中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藐小之物②盍仿而效之 |
B.①必细察其纹理②整其足 |
C.①徐喷以烟②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
D.①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②乡为身死而不受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甲乙两段文字共同展现了沈复怎样的特点?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毁②,榛莽③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④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⑤,幽阒辽⑥,不可具状⑦。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⑧然;宜投壶⑨,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⑩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注】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zhì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圮(pǐ):毁坏。③榛: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⑥阒(qù):静。(xiònɡ):远。⑦状:描述。⑧丁丁(zhēnɡzhēnɡ):棋子敲击声。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⑩公退:办公归来。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⑴水尤清洌()⑵不可具状()
⑶佁然不动()⑷被鹤氅()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记之而去公退之暇 |
B.其岸势犬牙差互待其酒力醒 |
C.潭西南而望野芳发而幽香 |
D.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
⑴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⑶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文段理解。
(1)试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甲文第二段。
(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
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
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