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其中R是定值电阻.
(1)电路中有一根导线的连接不适宜,需要改接.请在这般导线上打“×”,并画出改接的导线.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 端(左/右).
闭合开关,三次调节变阻器,得到表中的数据.
实验序号 |
1 |
2 |
3 |
电压/V |
2.0 |
2.4 |
2.8 |
电流/A |
0.40 |
0.48 |
0.56 |
由这些数据:
①可看出电流与 的关系;
②可概括出结论: .
(3)在探究电流与另一个物理量的关系时,需要多次更换 .并且每次更换后都要调节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 (增大/减小/不变).
小明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了另一种实验电路(如图2所示).其中,MN是一根金属电阻丝,Q是一个金属夹.主要实验步骤是:先将Q移到最左端,再调节滑动变阻器,确保电流不超过电流表所选用的量程;然后从左向右且有间隔地改变金属夹的位置,得到表中的数据;最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序号 |
1 |
2 |
3 |
电压/V |
0.5 |
1.2 |
1.5 |
电流/A |
0.50 |
0.40 |
0.30 |
但是,由小明的实验:
①虽然可看出“电阻越大电流越小”,但无法得到“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②可得“电压越大电流越小”,但这个结论明显是错误的.请分析小明的实验,具体指出存在问题: .
对不可见事物通过其可见的效应来对该事物进行研究是物理中常见的一种方法。某班同学用此方法来探究某一物理问题:小明击鼓前,在鼓面上撒上许多小纸片,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观察小纸片的运动情况;小华把手放在喉咙发声处,大声或小声讲话,感受喉部发生的变化;小芳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并迅速将其放入水中,观察水面激起的水花。
(1)同学们探究的物理问题是。(2)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
(3)小华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时,用手使劲敲桌子,虽然听到的响声很大,但是几乎看不到桌子的振动。要能看到明显的振动现象,可以采用的具体做方法是。
如图所示为研究物质比热容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中要控制多种因素相同,请你写出应该控制那些因素相同a,
b,
c,
(2)实验时为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比较: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的不同;也可以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实验中酒精灯燃烧时间的长短表示水和煤油____________的多少.
为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请你帮小明按左边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右边实物图的连接,并要求滑片在右端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
步骤1:保持定值电阻R的阻值不变,闭合开关S后,使R两端的电压成倍数变化,如2V、4V、6V,分别读出并记录对应于不同电压下的电流表示数,比较每次电流表的示数是否成整数倍的变化.
步骤2:保持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使电阻成整数倍的变化,如5Ω、10Ω、15Ω,分别读出并记录对应于不同阻值的电流表的示数,比较每次的电阻值与电流值的乘积是否相等.
(1) “步骤1”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探究;
(2)当某同学在按“步骤2”做时,选一个“5Ω”的电阻,测得电流表示数为O.2A,当换“10Ω”来做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不是O.1A,(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你认为电流表的读数将会是(填“大于”、“小于”)O.1A,为达到实验目的,滑片应该向移动(选填“左”、“右”),此时,手和眼睛的分工是
和.
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1标有“100Ω 2A”字样。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如图乙所示。求:
(1)电阻R2的阻值。
(2)通电10秒钟,电流通过电阻R2所做的功W2。
(3)重新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使两个电流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的角度恰好相同,求此时变阻器R1消耗的功率P1。
有一种气垫起重装置,如图,它由高压气瓶、气管、阀门与气垫连接而成。起重时,气垫放入重物与地面的间隙之间,由高压气瓶向气垫内充气,气垫在短时间内可把重物举起一定高度。
(1)高压气瓶向气垫内充气时,气瓶内的气体温度,内能。
(2)如果高压起重气垫在5s内可将105N的物体举高0.1m,则其功率为多大。
(3)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石板长为2m、重为6×104N。当气垫内最高气压比外界高106Pa时,石板恰好被顶起,此时气垫和石板的接触面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
气垫恰好顶起石板时,气垫的中心至少离石板左端的支点O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