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其中R是定值电阻.
(1)电路中有一根导线的连接不适宜,需要改接.请在这般导线上打“×”,并画出改接的导线.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 端(左/右).
闭合开关,三次调节变阻器,得到表中的数据.
| 实验序号 |
1 |
2 |
3 |
| 电压/V |
2.0 |
2.4 |
2.8 |
| 电流/A |
0.40 |
0.48 |
0.56 |
由这些数据:
①可看出电流与 的关系;
②可概括出结论: .
(3)在探究电流与另一个物理量的关系时,需要多次更换 .并且每次更换后都要调节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 (增大/减小/不变).
小明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了另一种实验电路(如图2所示).其中,MN是一根金属电阻丝,Q是一个金属夹.主要实验步骤是:先将Q移到最左端,再调节滑动变阻器,确保电流不超过电流表所选用的量程;然后从左向右且有间隔地改变金属夹的位置,得到表中的数据;最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 实验序号 |
1 |
2 |
3 |
| 电压/V |
0.5 |
1.2 |
1.5 |
| 电流/A |
0.50 |
0.40 |
0.30 |
但是,由小明的实验:
①虽然可看出“电阻越大电流越小”,但无法得到“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②可得“电压越大电流越小”,但这个结论明显是错误的.请分析小明的实验,具体指出存在问题: .
小明通过实验测量米酒的的密度其步骤如下图所示: 
(1)由图所示数据求得米酒的密度为______kg / m3。
(2)按照小明的实验方案测出米酒密度是________,(选填: “偏大”或“偏小”), 为使他的实验测出的米酒密度更准确可将实验步骤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某学习小组用几个相同的滑轮来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们将测得的钩码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高度h、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并将计算出的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和机械效率η数据一并记入表:
| 次序 |
G/N |
F/N |
h/m |
s/m |
W有用/J |
W总/J |
η |
| 1 |
2 |
2.1 |
0.1 |
0.1 |
0.2 |
0.21 |
95.2% |
| 2 |
2 |
1.2 |
0.1 |
0.2 |
0.2 |
0.24 |
83.3% |
| 3 |
2 |
0.9 |
0.1 |
0.3 |
0.2 |
0.27 |
★ |
(1)表格中数据★=;
(2)第1次实验中,拉力F与提升物体的重力不等,主要原因是;
(3)比较实验1、2,第2次的机械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4)比较实验2、3,这两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5)在实验3的装置下再加挂一只相同的钩码,装置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江涛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相同的水和煤油;
(2)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使液体;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
(3)实验中发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选填“快”或“慢”),这表明吸热本领更强。
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华将钢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钢尺刻度尺,看到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华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
(2)小华纠正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再次拨动钢尺,看到钢尺的振动,同时听到了钢尺发出的声音,如图所示。接着减小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钢尺,小华看到钢尺的振动(填“变快”、“不变”或“变慢”),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填“变高”、“不变”或“变低”)。
(3)小华减小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钢尺过程中,还发现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明显变大,这是因为:
| A.振动频率越高,声音的响度越大 | B.振动频率越低,声音的响度越大 |
| C.振动幅度越小,声音的响度越大 | D.两次实验没有控制钢尺的振动幅度相等 |
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
|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
|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于是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填“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