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为100)。下列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棉纺织业
100
81.7
69.8
面粉业
100
77.5
72.5
机器业
100
99.6
56.0
各业平均
100
85.5
74.9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③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在文学欣赏课上,老师介绍到林纾的《妖梦》:一个人梦见去游阴曹,阴曹里一伙不法之徒把个阴曹地府闹得天翻地覆。 他在阴曹里看到一“白话学堂”,门外大书一联云:“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对此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正确的表述是

A.林纾所指的不法之徒是指袁世凯等北洋军阀
B.林纾认为欧阳修和韩愈的文学贡献不如曹雪芹及施耐庵
C.林纾的描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表现形式
D.林纾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电影《地雷战》几乎家喻户晓,你知道地雷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A.唐 B.宋 C.元 D.明

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那在古代的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呢

A.西周 B.秦朝 C.汉代 D.唐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