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记载:“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赁:工钱)……三年台成而民贩。”下列选项中,最类似晏子施政方略的是
A.商鞍变法之奖励农耕 | B.伯利克里发放参政津贴 |
C.罗斯福举办公共工程 | D.列宁实行固定粮食税 |
某剧组要拍摄一部反映西欧中世纪庄园的电视连续剧,他们设计了以下场景,但其中有一处有明显错误,它是()
A.庄园土地耕作一般实行轮作制,耕地分为春耕、秋耕和休耕地 |
B.农奴在为领主修盖房屋 |
C.庄园中有领主的堡垒、农奴的农舍,还有教堂 |
D.流动商贩在庄园里叫卖食盐、铁制工具、水果、腊肉等 |
下列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的一种重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这种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实业救国”的道路越走越宽
③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夹缝中求生存
④这种命运的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门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花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A.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 |
B.中国完全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中国外向型农业不能掌握自己命运 |
D.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
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W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
B.经济形态③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 |
C.经济形态②③④⑤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
D.经济形态⑤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的主流 |
“从来皇帝的尊号中都有‘奉天承运’‘继天立极’这样的字样。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曾为皇帝制造神圣光环的历史人物是
A.老子 | B.董仲舒 | C.李贽 | D.梁启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