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欣赏。
雾
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
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弥( )天。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嶂( ),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了耀眼的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旅馆后面的那几颗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晴空,现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红红的东西簌簌( )抖动,原来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
世界上,喜欢雾的人似乎是并不多的。过去我不但没有赞美过雾,而且也没有认真去观察过雾。我眼前是由赞美而达到观察,由观察而加深了赞美。雾能把一切东西:美的、丑的、可爱的、不可能的,都给罩上一层或厚或薄的轻纱,让清楚的东西模糊起来,从而带来了另外一种美,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不到的美,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模糊的美。
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反而更显得美。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在这里,观赏者有更多的自由,自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上天下地,纵横六合,神驰于无何有之乡,情注于自己制造的幻象之中;你想它是什么样子,它立刻就成了什么样子,比那些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要好得多,而且绝对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我的幻想飞腾,忽然想到了这一切。这时窗外的雾仍然稠密厚重,它似乎了解了我的心情,感激我对它的赞扬。它无法说话,只是呈现出更加美妙更加神秘的面貌,弥漫于天地之间。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纤毫不遗——
弥漫——
(3)请你用曲线画出一句比喻句。
(4)短文中作者写了雾的什么特征?
(5)读读画线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钻石
那是一个彩霞满天的傍晚,在地里干活的人差不多都收工了。有个姓魏的姑娘还在挥舞着镢头。她刨的这块地太硬了,一镢头下去只能挖一个小坑。他刨呀刨,胳膊都酸了。突然一个能体透明的晶块,随着镢头蹿出地面,跳到眼前。姑娘弯腰捧在手里,沉甸甸的,直灼眼睛,令人目眩。
“呀,这不是钻石吗?”姑娘认出来了,高兴得喊起来。
小魏拾到钻石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小山村沸腾起来,乡亲们都来看钻石,不时发出赞叹声,有的向姑娘投来羡慕的眼光,有的说,小魏捡到的这颗宝石简直是无价之宝。
夜深了,乡亲们都走了,姑娘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她想起九岁那年的一天,放学走到村头的小石桥,一位老奶奶坐在石墩上像是等什么。她上前一问才知道,老奶奶捡到一个钱夹,里面有一大笔钱,坐在这儿等候失主已经好久了。她征得老奶奶同意,陪着老奶奶把钱夹交到公社。公社党委书记夸她们拾金不昧的高尚风格,老奶奶那爬满皱纹的脸高兴得像一朵绽开的花,她也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光荣的人。
她又想起在金鸡岭度过的那个难忘的日子,孟良崮战斗中倒下的英雄就长眠在这一带。同学们来到一座无名烈士墓前,公社团委书记告诉大家,当人们在血泊里收殓到这位负伤三十多处的女英雄遗体时,发现她还死死咬着敌人的一片耳朵。
对!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想着想着,她心里踏实了,于是她坐起来对家里人斩钉截铁地说:“我打定主意了,把这颗钻石献给国家。”
第二天,鸡还没叫,姑娘就上路了。当她走进县委大院,把用绸布裹着的稀世之宝双手献给国家的时候,在场的人——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仔细打量着这位姑娘:白里透红的脸蛋儿,柔和安祥的眼睛,从容不迫的神情,朴素大方的举止,眼睛里没有炫耀的神采,嘴角边没有表白的话语,人们仿佛同时看到了两颗钻石,两件无价之宝。
(1)根据意思找出相应词语。4分
a.光线强烈,使人感到眼花。( )
b.形容说话做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c.形容心中有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
d.不慌不忙,十分镇静、沉着。( )
(2)用“___”划出文中一个比喻句。2分
(3)找近义词。无价之宝——()
(4)回答。5分
A.“对!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小魏要做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人们也仿佛同时看到了两颗钻石,两件无价之宝!”中的“两颗钻石”、“两件无价之宝”指什么?这句话在文章起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亚落日》节选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1)仿照例子写词语。1分
金灿灿亮闪闪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写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景物,它们汇成了一幅迷人的热带风情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景物的色彩美和形态美。4分
(3)用“-------”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比作了______。2分
(4)“_______”、“_________”等心理描写,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3分
(5)我们祖国风光秀丽,三亚在我国的____________省,有“东方夏威夷”的美称。我国还有许多风景名胜也都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分
课外阅读我能行。
马头琴的传说
很早以前,在科尔沁草原上有个牧人,名叫苏和。他有一匹心爱的小马,浑身雪白,它的皮毛像缎子一样光亮,它嘶鸣起来,声音像银铃一样清脆悦耳。
几年以后,小马长成了膘肥体壮的大白马。在一次赛马会上,苏和的白马夺得锦标后却被王爷抢去了。白马日夜思念主人。一天,王爷骑白马正在亲友面前炫耀,不料被马摔得头破血流。白马挣脱了缰绳,却不幸中了王爷的毒箭,待跑回主人身边后,终因伤势过重而死在蒙古包前。
苏和失去心爱的白马悲痛欲绝,几天几夜都没有入睡。这天晚上,苏和终于迷迷糊糊睡着了,他梦见白马活了,向不住地嘶鸣着,轻轻地对他说:“主人,你若想让我永远不离开你,那你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只琴吧!”
就在这时他惊醒了,四野茫茫,苍穹像蒙古包一样罩盖下来,草原上,羊群像天上的朵朵白云,但就是不见他心爱的白马。只有它那动人的嘶鸣还在耳边回响,他想捉住这个声音来寄托对白马的思念,就按照小白马的话,用它的骨头、筋、尾做成了一只琴。苏和拉起马头琴,用哀怨、愤怒的琴声诉说着蒙古族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对王爷、牧主的深仇大恨;用嘹亮、优美的琴声表达出人民对牲群、草原的热爱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从此,马头琴便成了草原上牧民的安慰,他们一听到这美妙的琴声,便会忘掉一天的疲劳,久久不愿离去。
(1)“沁、膘、穹、嘹”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你觉得它们能用读半边的方法来读吗?
它们在字典中排列的先后顺序是:。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炫耀——
悲痛欲绝——
(3)短文中使用了很多比喻句,请你画出一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读一读短文,你觉这得是族传说。
(5)这个传说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愿望?
课文回放。
神鸟又讲了一个故事:“……好容易接了一碗,刚要喝,忽然飞过来一只乌鸦,用翅膀把他的碗打翻了。阿尔拜非常生气,说:‘这坏乌鸦,把老天爷可怜我,一滴一滴赏给我的水全给弄洒了!’他捡起石头,追上去,把乌鸦打死了。阿尔拜走到乌鸦跟前,发现就在前边不远的一个石崖的裂缝里,一道清澈的泉水淙淙地流着。阿尔拜高兴极了,把水足足喝了个够。他回到刚才休息的地方,拿起包袱,抬头一看,只见石崖顶上躺着一条大毒蛇,正呼呼大睡,口水顺着舌尖往下滴着。‘啊!原来我接的是毒蛇的口水!是乌鸦救了我的命!’阿尔拜后悔得哭了起来。”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神鸟讲的故事。
(2)神鸟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公)
课内阅读。
我看见过波澜(nán lán)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
(xiá xá)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把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划掉。
(2)给文中缺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这两段描写了漓江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a.漓江的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b.漓江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这两段文章采用的修辞的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并用“”在文中画一个排比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