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一判。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l)“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这句话出自《墨子》,强调做事要做到十全十美。 ( )
(2)《十六年前的回忆》《凡卡》和《灯光》都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 ( )
(3)“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 )
(4)《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他的作品还有《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等。 ( )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8%)
(1)大仲马是19世纪法国作家。他写了很多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长篇小说《三个火枪手》、《基度山伯爵》等。………………………………………………()
(2)“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是牛顿的名言。它的意思是说伟大的发现不需去大胆猜测。………………………………………………()
(3)“杏林春满”是个成语故事,它的意思是春天来了,杏子成熟了,人们觉得很好吃。……………………………………………………………………()
(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朗读这句话的停顿应该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7)
(1) “路人借问遥招手”和“借问酒家何处有”中的“借问”意思相同。()
(2) “象……似的”和“似乎”的“似”读音相同。()
(3)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这句话中的“听见了”是指我们理解了爸爸为和平献身的理想。()
(4) 小明和小胖帮助科考队员只是为了好玩。()
(5) 《荷花》是现代文学家叶圣陶的作品。()
(6) 火烧云的现象是在早晨出现的。()
(7) “怕得鱼惊不应人”中的“得”是得到的意思。()
明辨是非。(是比喻句的打对号,不是的打错号)
(1)太阳出来了,放射出千万缕想离间一样的金花。( )
(2)他长得很像他爸爸。( )
(3)今天好像是要下雨了。( )
(4)小兴安岭像个美丽的大花园。( )
(5)那些被闷久了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打“×”)
(1)北京的长城、人民大会堂是闻名世界的古代建筑。( )
(2)李白和杜甫都是唐代诗人。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
(3)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的含义。( )
(4)《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富汗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 )
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山洪曝发()耀武扬危()
滕云架雾()金壁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