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房玄龄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十旬,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代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未几,起复本官。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撰《晋书》。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
(《旧唐书·房玄龄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工草隶,善属文写作 | B.太宗徇地渭北曲从、偏私 |
C.文约理赡丰富 | D.丁继母忧去职遭受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 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B.①将至御座乃下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
C.①谮之于高祖 ②作师说以贻之 |
D.①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 |
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下列各组句子中,不能表明房玄龄贤能和受太宗倚重的一组是 ( )
A.①罄竭心力,知无不为②朕无西顾之忧矣 |
B.①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②擢拜太子右庶子 |
C.①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②并委令处分发遣 |
D.①闻人有善,若己有之②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书法、文章俱佳。父亲生病时间很长,他尽心服侍。 |
B.房玄龄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见如故。房玄龄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延揽人才。 |
C.每次平定贼寇,众人争着去寻找珍宝古玩,只有玄龄先接受人才和物品,安置到幕府中。 |
D.李世民将房玄龄比之于汉高祖的萧何。房玄龄病重之际,得到了皇帝厚待。 |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 |
B.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 |
C.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 |
D.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 |
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
(2)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
文言文阅读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①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注释】召忽:春秋时齐国人,与管仲同事公子纠。下列划线文言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尝与鲍叔贾贾:做买卖 |
B.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肖:孝顺 |
C.知我不遭时遭: 遇,逢 |
D.鲍叔既进管仲进:举荐 |
对下列划线词活用情况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穷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 |
B.召忽死之死:为之死。 |
C.知我不羞小节羞: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羞。 |
D.天下不多管仲之贤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赞美。 |
对下列文言虚词用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①鲍叔不以我为愚
②以身下之
③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④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共6分)
①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②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阅读下面的散文,然后回答问题。
吃野菜说
清·龚鼎孳
新雨后,绿芜如发,园蔬叶叶,青满畦径。启扉视之,知一年春事又将烂漫矣,家人间撷作羹,劣得一饱。野香拂拂,从匕箸间出,诚有如子瞻所谓饱霜雪之精、味含土膏①者。
独怜此物没蓬蒿中,与贫士为伍,寒窗一嚼,胜十日太牢②,甚不可进于达官贵人、钟鸣鼎食、芍药撰、朱砂羹之口。今中原嗷嗷,道殣相望,雁粪榆皮,所在仰以为命。甚且折骨解肢,与乌鸢争攫啄之利。吁,可悲也!彼达官贵人日啖浓鲜,当翠袖,奉卮华茵,度梦时亦曾念及野人藜藿③不继无耶?
昔人曰:民不可有此色,士大夫不可无此味。知信哉!
【注】①土膏:土地中的膏泽。⑦太牢:古时祭祀用的猪、牛、羊,泛指美味佳肴。③藜藿:野菜。结合全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赏析这篇散文的写作特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昔赵襄子厄于晋阳,知伯率韩、魏决水围之。城不沉者三版,县釜而爨,易子而食,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礼。及襄子用张孟谈计,三家之围解,行赏群臣,以恭为先。谈曰:“晋阳之难,惟恭无功,曷为先之?”襄子曰:“晋阳之难,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礼,吾是以先之。”谷于朋友之义,实无愧高恭者,惜其不遇襄子,而前遇存宝,后遇予兄弟。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谷始名榖,及见之循州,改名谷云。
(节选自苏辙《巢谷传》)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梅州遗予书曰 遗:遗留,留给 |
B.遂弃其旧学,畜弓箭畜:储备,置办 |
C.予愍其老且病愍:怜悯,同情 |
D.县釜而爨,易子而食县:同“悬” |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至友其秀杰友:以…为友,结交 |
B.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徙:搬家,迁徙 |
C.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稍:渐渐 |
D.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顾:只是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B.予以罪谪居筠州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
C.昔赵襄子厄于晋阳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
D.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通过巢谷的弃文从武、与作者兄弟的交往刻画了他重朋友义气,具有古代侠士遗风的义士的形象。 |
B.当作者兄弟俩被贬谪岭南时,巢谷以年老多病之体,万里步行,去见苏轼后,再去见苏辙途中,病死。这突出表现了巢谷的古道热肠、侠士气概。 |
C.本文选材典型,语言朴素平易,看似平淡却又回味无穷,人物形象鲜明,意蕴高妙,这就是苏辙行文的特色所在。 |
D.文章最后部分作者发表议论,将巢谷比作春秋末年忠于赵襄子的高恭,除了褒扬巢谷之高义外,还有讥刺世人趋炎附势的意味。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
(2)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3)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欲自力报私仇也,非能为吴。”吴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盍余、属庸将兵围楚之潜(水名);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盍余、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外困于楚,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顿首光曰:“光之身,子之身也。”四月丙子,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
(《史记 刺客列传》)对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进专诸于公子光进:推荐 |
B.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客:好客 |
C.公子光详为足疾详:通“佯”,假装 |
D.既至王前,专诸擘鱼擘:掰,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夫晋,何厌之有 |
B.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
C.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
D.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良乃入,具告沛公 |
下面对原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 |
B.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 |
C.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 |
D.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
译文:
(2)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
译文:
(3)方今外困于楚,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杨恽报孙会宗书
杨恽
恽既失爵位家居,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岁馀,其友人安定太守西河孙会宗,知略士也,与恽书谏戒之,为言大臣废退,当阖门惶惧,为可怜之意,不当治产业,通宾客,有称誉。恽宰相子,少显朝廷,一朝晻昧语见废,内怀不服,报会宗书曰: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馀业,得备宿卫;遭遇时变,以获爵位,终非其任,卒与祸会。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然窃恨足下不深推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默而息乎,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故敢略陈其愚,唯君子察焉。
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总领从官,与闻政事,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与群僚同心并力,陪辅朝廷之遗忘,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怀禄贪势,不能自退,遭遇变故,横被口语,身幽北阙,妻子满狱。当此之时,自以灭夷不足以塞责,岂意得全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君子游道,乐以忘忧;小人全躯,说以忘罪。窃自思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长为农夫以没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
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羊炰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顿足起舞,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恽幸有馀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栗。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董生不云乎?“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尚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故“道不同,不相为谋”。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
方当盛汉之隆,愿勉旃,毋多谈。(有删节)下列文中划线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略士也知:通智,有才智 |
B.终非其任,卒与祸会卒:死了 |
C.而猥随俗之毁誉也猥:苟且,屈从 |
D.岂意得全首领全:保全 |
下列选项中,全都直接表现杨恽“内怀不服”的一项是()
①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
②默而息乎,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
③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
④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
⑤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⑤ | D.②③④ |
下面各项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杨恽的好友孙会宗见他失去了爵位在家中做事过于张扬,于是写信劝告杨恽为人要低调,不要经商,也不要与宾客多交往,是真心为杨恽着想。 |
B.杨恽说做官时未能有所建树和表现,来宣扬道德教化,又不能和众同僚同心协力,帮助朝廷完善所疏漏的事情,表现了未能胜任官职的自责之意,因而对被免去爵位没有什么意见。 |
C.杨恽说自己背负了窃取官位吃白饭的罪责很久了,因留恋官位俸禄贪图权势而遭遇变故,实是愤激的反语,是为自己横遭毁谤失官鸣不平。 |
D.杨恽借用董仲舒的话强烈表达了自己甘愿做一个自由自在的百姓的愿望,表现了他桀骜不驯的个性特点。 |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窃自思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