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1)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
(2)请运用意识反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和2014年广东省经济发展情况
材料二:《201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将创新驱动发展摆在全省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总抓手和核心战略,坚定不移地推动创新立省、创新兴省,使创新驱动成为广东发展主动力,以创新驱动发展开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材料三:广东省某市主动适应文化建设新常态,积极探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新路,把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古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为重点,全力“活化”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新品牌。
(1)概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才能推动创新立省、创新兴省,使创新驱动成为广东发展主动力?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阐述该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材料二:2015年3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法律案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涉及利益关系重大调整,需要进行听证的,应当召开听证会,听取有关基层和群体代表、部门、人民团体、专家、全国人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有关各方面的意见。听证情况应向常务委员会报告。
材料三:某省从2011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围绕村容村貌、村风民俗、乡村道德、生活方式、平安村庄、文化惠民等六大内容建设文明乡村。三年来,该省农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农村的卫生环境、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善。一种有农民自主管理、自觉维护的村居环境维护体系正在形成。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分析怎样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2)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和“文化建设中心环节”的知识,结合材料三,分析该省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情况(单位:万元
材料二:2015年1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加快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体系。我们将加快改革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和转化机制,让科研人员取得更多股权期权等合法权益,更好体现知识和创造的价值。既要用事业和荣誉鼓励科技人员创新,也要用必要的物质奖励激励科技人员创新。要更加严格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用法治保障创新的权益。同时,也要破除技术壁垒、行政垄断的藩篱,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法治环境。
(1)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我国加快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制度体系所采取的措施的依据。
(3)创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结合材料二分析在加快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体系中应该如何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要释放民智民力,增进大众福祉,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一:2008—2014年我国企业创新情况
时间 |
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 |
企业研发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 |
大学学历以上员工占企业员工的比重 |
2008年 |
70% |
4.7% |
14.9% |
2014年 |
76% |
6.7% |
25% |
注: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比2008年增长223.2%和368.7%。
表二:2014年我国新增市场主体情况
![]() 内容 |
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 |
新登记注册资本 |
首次参与投资创业的自然人 |
数量 |
1292.5万户 |
20.66万亿元 |
291万人 |
同比增长 |
14.23% |
87.76% |
注: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宣布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
材料二:当前,我国大众创新创业与过去的创业相比发生了如下变化:
类别 |
特点 |
具体表现 |
创业主体 |
从小众到大众 |
众多草根群体投身创业,是创新创业成为一种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 |
创业服务 |
从政府主导到市场发力 |
一大批市场化新型机构迅速成长,创业投资、互联网金融等服务快速发展,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 |
创业平台 |
从内部组织到开放协同 |
互联网、开源技术平台等的发展,有效聚集了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和创业人员 |
创业理念 |
从供给导向到需求导向 |
社交网络链接了创业者奇思妙想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用户体验成为创新创业的出发点 |
创业领域 |
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 |
新成员大多集中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服务业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融合之处 |
材料三:2014年,河北某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做一个电商分析软件时,发现我国涉农电商比较薄弱。于是他们发起了“爱帮农—我为家乡代言”公益项目,让家乡农副产品搭上“电商列车”,增加农民收入。同学们在150余个县开展调研,选取了30余种农副产品作为首批上线产品,通过大数据分析每款农产品的市场营销状况,从而确定该产品上架的时间和形式,并通过“爱帮农”微信平台、淘宝众筹等电商平台推广营销。从发掘特产到农民、企业沟通对接,再到产品包装上市的过程,既满足了他们为家乡做一点事的心愿,也从中得到了创业的锻炼。
(1)简要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推动大众创新创业对打造我国经济发展引擎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评析该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行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进程中,拆旧建新无法避免。然而,什么样的建筑该拆、可以拆,哪些具有传统文化或民族地域特色的建筑应该保留,甚至重点保护,却界定模糊。
“认古不认近”的保护观,导致了一批丧失经济功能与生活功能,但极具文化与研究价值的近现代历史建筑被拆除损毁。“喜新厌旧”的建设观导致看起来破旧的真文物被拆毁,而“涂脂抹粉”的仿古建筑与仿古街区泛滥。
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传承离开保护就会消亡,如何保护古建筑是业界人士深思的问题。“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唐朝诗人司空图的这句诗,道出了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的真谛,保护传统古建筑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与古为新”。
(1)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对传承中华文明的意义。
(2)请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要“与古为新”的正确性
(3)请你为保护传统古建筑设计两条公益广告,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字数在15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