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 碳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
(1)反应C(s)+ H2O(g)
CO(g) +H2 (g) ΔH=" +131.3" kJ•mol-1,达到平衡后,体积不变时,以下有利于提高H2产率的措施是 。
| A.增加碳的用量 | B.升高温度 | C.用CO吸收剂除去CO | D.加入催化剂 |
(2)已知,C(s)+ CO2(g)
2CO(g) △H=+172.5kJ•mol-1
则反应 CO(g)+H2O(g)
CO2(g)+H2(g) 的△H= kJ•mol-1。
(3)在一定温度下,将CO(g)和H2O(g)各0.16 mol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CO(g)+H2O(g)
CO2(g)+H2(g),得到如下数据:
| t / min |
2 |
4 |
7 |
9 |
| n(H2O)/mol |
0.12 |
0.11 |
0.10 |
0.10 |
① 其它条件不变,降低温度,达到新平衡前v(逆)_____v(正)(填“>”、“<”或“="”)" 。
②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 _____;(写计算过程)
为了证明一水合氨(NH3·H2O)是弱电解质,甲、乙、丙三人分别选用下列试剂进行实验:
0.010 mol·L-1氨水、0.1 mol·L-1 NH4Cl溶液、NH4Cl晶体、酚酞试液、pH试纸、蒸馏水。
(1)甲用pH试纸测出0.010 mol·L-1氨水的pH为10,则认定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你认为这一方法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并说明理由。
(2)乙取出10 mL 0.010 mol·L-1氨水,用pH试纸测其pH=a,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 000 mL,再用pH试纸测其pH=b,若要确认NH3·H2O是弱电解质,则a、b应满足什么关系?。
(3)丙取出10 mL 0.010 mol·L-1氨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显粉红色,再加入少量NH4Cl晶体,溶液颜色变(填“深”或“浅”)。你认为这一方法能否证明NH3·H2O是弱电解质?(填“能”或“否”),并说明原因。
(4)请你根据所提供的试剂,再提出一个合理又简便的方案证明NH3·H2O是弱电解质:。
有pH=4的盐酸、硫酸、醋酸三瓶溶液:(以下用>、<、=表示)
(1)设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c1、c2、c3,则其关系是。
(2)取相同体积的三种酸分别加入蒸馏水稀释到pH=6,需水的体积依次为V1、V2、V3,则其关系是。
(3)完全中和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的Ba(OH)2溶液时,需三种酸的物质的量依次为n1、n2、n3,则其关系是。
(4)取同体积的酸的溶液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反应开始放出H2的速率依次为v1、v2、v3,则其关系是;反应过程中放出H2的速率依次为va、vb、vc,则其关系是。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弱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①氨气;②氨水;③盐酸;④醋酸(CH3COOH);⑤硫酸钡;⑥氯化银;⑦氯化钠溶液;⑧二氧化碳;⑨醋酸铵;⑩氢气
已知可逆反应:A(g)+B(g)
C(g)+D(g) ΔH<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A)=1 mol/L,c(B)=2.4 mol/L,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60%,此时B的转化率为。
(2)若反应温度降低,则B的转化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A)=4 mol·L-1,c(B)=a mol·L-1,达到平衡后c(C)=2 mol·L-1,则a=。
(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A)=c(B)=b mol/L,达到平衡后c(D)=。(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甲醇可通过将煤气化过程中生成的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制得:CO(g)+2H2(g)
CH3OH(g)。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H2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H2)=,CO的转化率为。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 mol H2和1 mol CH3OH,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的1.6倍,则加入各物质后该反应向(填“正”、“逆”)反应方向移动,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