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汉武帝即位的时候,诸子百家的思想还比较活跃,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识读材料一,汉武帝选取哪一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接受的是哪位大臣的建议?
(2)为了使这一思想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结合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材料一:南京某纪念馆照片

材料二:2013年12月13日上午10时,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驻宁部队代表和专程来宁的中外和平友好人士共约5000人,在侵华日军南京举行国际和平集会,悼念在南京被侵华日军血腥屠杀的30多万遇难者。
材料三:下列材料是关于日本再次修订教科书的资料:关于南京大屠杀,1997年版教科书的记述是“占领了首都南京,据说当时杀害了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约20万中国人”。新版教科书则有4种把被杀害人数改为“大量”,其中有两种新版教科书把“南京大屠杀”改为“南京事件”。2005年版的日本右翼中学历史教科书甚至删除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材料四: 1999年,日本一参与上述事件的老兵东史郎写了一部揭露此真相的书——《东史郎日记》,引起日本国内右翼分子的不满,他们起诉东史郎,结果日本最高法院竟然无理判决东史郎等人败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出纪念馆、悼念活动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这个事件距今有多少年了?
(2)材料三日本历史教科书是怎样篡改和歪曲这段历史的?请你概括写出此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
(3)材料四中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问题?
(4)假若你是此历史事件中一名幸存老人,针对材料三与材料四中日本的这些做法,对你的同胞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1)秦始皇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但创建立的秦朝却仅仅维持了15年的时间就灭亡了。他采取的哪项措施严重破坏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2)汉武帝统治时期,西汉达到了鼎盛时期。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推动了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3)你认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科技的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原因。崛起后的大国在谋求各自利益和新发展的过程中又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斐伯《美国世纪》
材料三: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材料四:美国、西欧、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材料五: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蒸汽机引起的欧洲生产的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把美国带入了什么时代?
(3)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
(4)材料四图示反映出西欧、日本二战后工业生产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请写出西欧、日本为实现这一变化采取的共同措施。
(5)材料五反映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摘自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成文法典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材料三:2010年5月1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
——摘自新华网
材料四:这部1804年正式实施的《民法典》,明确规定成年法国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法典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在19世纪前期,法典起到了打击欧洲封建势力,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作用。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五:1933年6月16日美国颁布了一部法律,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由国家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二是由国家出面调整劳资关系。三是由国家举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社会购买力。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法律条文出自哪一部法律?
(2)伯利克里当政时期,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3)依据所学,判断材料三反映的英国政治制度?英国确立该制度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这部法典是由谁主持制订的?材料中认为这部法典颁布后起到了什么作用?材料中提到的“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是延续了法国历史上哪一部文献的精神?
(5)材料五中“一部法律”是指哪一法律文件?从材料中能看出这部法律有何特点?
(6)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只有尊重历史才能赢得和平,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斯福曾就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的“无端、卑鄙的进攻发表“国耻日”演说,之后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美国纪念日。
——摘编自《环球时报》
材料二 :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材料三:2014年6月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再次以战败国身份出席法国官方纪念会,共同缅怀70年前的那场登陆战。史学界评价诺曼底登陆的胜利,认为这“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力地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美军从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CCTV新闻频道《老兵齐聚诺曼底相逢一笑泯恩仇》
材料四:2013年12 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此处供奉着日本二战期间犯下战争罪的战犯灵位)引发中、朝、韩等国强烈谴责,美国对此也表示遗感。
——新华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纪念日”纪念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大屠杀”是一场反人道的暴行,这场“大屠杀”发生于哪一年?
(3)材料三中认为“那场登陆战”有何重大意义?
(4)对比以上材料,简述德、日两国对待战争历史问题的态度有何不同?由此对两国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