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同学在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误把Fe2O3粉末放入双氧水中,发现也有大量气泡产生。他联想到MnO2可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那么Fe2O3能否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呢?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猜想】Fe2O3能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甲同学依次设计了三个实验:
实验一:取一定量的H2O2溶液于试管中,观察到有极少量气泡产生,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说明H2O2溶液常温下缓慢分解。
实验二:在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W g Fe2O3粉末,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实验三:待反应结束后,将试管里的不溶物滤出,并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质量仍为W g。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实验结论】甲同学认为,Fe2O3粉末可以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评价】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正确,仅做这三个实验还不充分,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该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拓展】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H2O2溶液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10毫升5%H2O2溶液与1.0g MnO2均匀混合制取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15min。
Ⅱ.将10毫升x%H2O2溶液与1.0g Fe2O3均匀混合制取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8min,则中x的值应为________。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使用______________作催化剂,双氧水分解得更快。
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实验一:探究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 |
如左图,分别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①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
![]() |
左图是小鹏同学设计的对比实验,用于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否反应。小燕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她的理由是。 |
实验三: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 |
①小意同学做了如左图所示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中固体可溶,A中几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②小明同学补充了如左图C所示实验,他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 |
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一种物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
和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
和NaOH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①
溶液显中性。
②
与强碱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等物质。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乙同学 实验 |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
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
猜想(2)成立 |
丙同学 实验 |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色 |
猜想(3)成立 |
【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知识拓展】(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填"能"或"不能")
(2)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与假设】其溶质可能为
、
、
和
中的一种。
【资料查阅】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 |
|
|
||
常温下的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常温下某稀溶液的pH |
7 |
13 |
11 |
9 |
【探究过程】
如图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可确定溶质不是
,则其实验现象应是;
在进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得到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
【探究结论】
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你的判断依据是。
【探究反思】
(1)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②产生的气体应是(写化学式),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2)另有同学猜想其中的溶质还可能是
,但又没有
的上述表列信息。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的相关现象,判断该溶液中的溶质是否是
,并叙述理由:。
"题23图"为某家长带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发生爆炸的画面。现要探究某下水道的可燃性气体成分:
【猜想】(I)含可燃性气体
;
(II)含可燃性气体
;
(III)含可燃性气体
和
。
【收集气体】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备用。
【进行实验】
【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III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
因为猜想也有相同的现象。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的存在,其方法是。
【拓展】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固定装置略)。已知碳酸镁加热发生类似碳酸钙的分解反应。
(1)装置
中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装置
的作用:,无水
的作用:。
(3)装置
中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图中装置
是安全瓶,能防倒吸,从实验安全考虑,本实验还应在装之间添加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