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P(g)+Q(g)3M(g)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反应和逆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不相等 |
B.反应已经停止 |
C.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 |
D.P、Q全部转化成M |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CO2分子比例模型:![]() |
B.氨基![]() |
C.原子结构示意图![]() |
D.乙炔的最简式 CH≡CH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
B.“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C.“碳纳米泡沫”被称为第五形态的单质碳,它与石墨互称为同位素 |
D.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 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 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 NO 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或结果正确的是
A.每份溶液中 NO—3物质的量为 0.4 mol |
B.原溶液中 H2SO4浓度为 2.5mol·L-1 |
C.第一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 CuSO4和 Cu(NO3)2 |
D.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 |
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一定体积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KHC2O4·H2C2O4·2H2O。若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所用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为
(提示:①H2C2O4是二元弱酸 ②10KHC2O4·H2C2O4+8KMnO4+17H2SO4=8MnSO4+9K2SO4+40CO2↑+32H2O)
A.0.008889 | B.0.08000 |
C.0.1200 | D.0.2400 |
如下图装置可用于收集 SO2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
试剂 |
现象 |
![]() |
A |
KMnO4酸性溶液 |
溶液褪色 |
SO2有氧化性 |
B |
品红溶液 |
溶液褪色 |
SO2有漂白性 |
C |
NAOH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SO2与NAOH溶液不反应 |
D |
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色后不褪色 |
SO2有酸性、没有漂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