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明星”上的一粒“微尘”
有一年,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北京参加数学研究会。
一天,华罗庚收到一封来信。信上大意是,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这本书,觉( jiào jué )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计算,发现书里有一个问题的计算是错误的。如果把这本书比作一颗“明星”,那末,这个错误就好像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 ( gēng gèng ) 正。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 真的太好了 他的意见完全正确 有着很高的才华
华罗庚把写信的青年人请来参加会议,这青年就是陈景润,后来成为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
(2)给第3自然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我认为“明星”、“微尘”中引号的作用是 ———————————————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写进括号里。
重复( ) 更改( ) 缺点( )
(5)“明星”在文中指————————— ,“微尘”指—————————。
(6)用“——— ”线画出短文中的一句比喻句。
(7)结合短文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①本文赞扬了陈景润认真钻研学问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
②本文歌颂了华罗庚教授虚心接受别人意见并善于发现人才的精神。( )
③本文说明了任何书都有错误,只要改正了仍然是好书。( )
(8)“真的太好了”你知道好在哪里吗?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自然的_____________
春天的树上,长出嫩(nèn)嫩的芽瓣(bàn);夏天的树上,挂满肥肥的叶片;秋天的树上,树叶涂(tú)满鲜红和金黄;冬天的树下,树叶落地化成土壤(rǎng)。树叶是大自然的邮(yóu)票,把一年四季寄(jì)给你,寄给我,寄给大家。
(1)在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把短文的题目补充完整。
落叶邮票叶片一年四季
(2)填空:
①一年有 _____ 、_____、_____、_____四个季节。
②春天的树上,芽瓣(bàn)是() ;夏天的树上,叶片是();秋天的树叶颜色有() 和 () ;冬天的树下,满地是()
(3)大自然的邮票指 ()
拼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bái tù de yǎn jinɡ qí
白兔的眼睛是红色的,其他
máo hé
毛色的兔子 和野兔的眼睛不是红的。白兔的眼
nèi xuè yè suǒ
睛是红红的,是它的眼球 内血液所
fǎn yìnɡ
反映出来的颜色,不是眼球的颜色。
数一数:有几句话?
想一想:白兔的眼睛为什么是红的呢?在正确答案后打“∨”。
(1)是因为它的眼球就是红的。()
(2)是由于它眼球中血液反映出来的。()
(3)是被风刮的。()
( )的蜘蛛
小蚂蚁看着蜘蛛伸开八支脚,舒舒坦坦地趴在蜘蛛网上,根本不用东奔西跑,食物就自动送上门来,真是羡慕极了。他央求蜘蛛说:“蜘蛛姐姐,把你吐丝和织网的本领都教给我吧!如果我能像你一样,织一张网,往上一躺,一辈子不饿肚子,一劳永逸该多好呀!”
“一劳永逸?“蜘蛛感到奇怪,“在我们蜘蛛的生活里,不存在一劳永逸呀!”蜘蛛想了想又接着说:“小蚂蚁,你最好在这儿过一夜,看看我们是怎么生活的,行吗?”小蚂蚁同意了。
夜幕降临了,小蚂蚁又饿又累,打起瞌睡来了。然而蜘蛛却忙碌起来:她在网上爬来爬去,把蛛网上的丝一根根吃进肚里,好好的一张蛛网给蜘蛛拆了,只剩下几根搭架的蛛丝。
蚂蚁睁开朦胧的睡眼,疑惑不解的看着眼前的变化。蜘蛛把丝吃掉以后,一刻也不停歇,重新把丝从腹部的喷丝口喷出来,又开始织网。他从天黑忙到天亮,才织好新网。
小蚂蚁问蜘蛛:“你为什么把网拆了重织?”
蜘蛛答道:“如果不把干了的蛛丝吃进肚子,从新织网,网就没有粘性,第二天就粘不住飞虫,我就得饿死了。”
蚂蚁又问:“你每天夜里都这样干活吗?”
蜘蛛说:“是的。我为了生存,每天不得不通宵达旦地干活,一天也不敢间断。我的网总是拆了织,织了拆。不过我总是在夜里工作,许多人都不知道,以为我织成一张网就一劳永逸了。”
蚂蚁再也没问什么,下爬去。他一边爬一边想。他明白……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劳永逸:
(2)小蚂蚁“一边爬一边想。他明白了……”蚂蚁明白什么了?(4)
语言的运用 (40)
伯父住的房子,水泥地板,比较潮湿。工作人员多次提出要把房子修理一下,但他一直不同意,总是说:“这房子比延安时好多了。”我多次到伯父那里,常见他吃玉米面饼、小米饭,有时和大米混在一起煮,叫金银饭。伯父穿得也很朴素。他的内衣、袜子,总是补了又补。伯父去世以后,别人给我寄来伯父生前的一些衣物,其中一双袜子是1954年开始穿到临终的。我拿着这些衣物,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篇短文写了伯父、和三方面的事,表现了伯父 的优秀品质。(5)
阅读短文,按要求去做。
铁棒磨成针
古时候,我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名字叫李白。李白小时候在学堂念书,贪玩,怕困难,成绩很不好。
有一天,李白偷偷地跑出学堂,一边走,一边玩。他走到一条小河边,看见一位白发老婆婆,蹲在一块石头旁边,蘸(zhan)着河水磨一根小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走到老婆婆跟前问:“老婆婆,您磨这根铁棒做什么呢?”
“做针。”老婆婆回答。
“做针?”李白更奇怪了,“铁棒怎能磨成针呢?”
老婆婆满怀信心地说:“只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铁棒就能磨成针。”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都要下功夫。他想,学习也是一个样儿啊!像自己这样贪玩,怕困难,还能学到什么呢?
从此,李白在学堂里一心一意地学习,成绩慢慢地好起来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坚持不懈:
②一心一意:
(2)把这段短文用“Ⅱ”分成3段,并写出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3)用“~~~~”画出文中揭示道理的词句。
(4)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①李白起初学习成绩,原因是;后来学习成绩,原因是
②读了这篇短文,你收到了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