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观察天体的“眼睛"
严东生
天文学家常用反射式望远镜观察天体,这种望远镜中有一面巨大的凹镜,用于聚集来自遥远星体的微弱光线。在本世纪40年代后期,世界上第一台大型反射式望远镜建成,它的凹镜直径为5米,净重1 3吨,连同其他部件,望远镜总重达530吨,安装在美国帕洛玛山天文台。但这台反射式望远镜有一个缺点。其凹镜采用的是普通光学玻璃,这种玻璃的膨胀系数较大,因此凹镜的准确形状和尺寸精度会受气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从而会改变光的路线,使成象的清晰度降低。
微晶玻璃的膨胀系数很小,这是因为微晶玻璃在热处理过程中会析出具有“热缩冷胀”性质的微晶颗粒,和一般玻璃材料的“热胀冷缩”的特性正好相反。因此调节得好可以使这两种特性相互抵消,制成膨胀系数为零的微晶玻璃。用这种微晶玻璃制成的凹镜,其精确度不会受到温度影响,是制作大型反射式望远镜凹镜的理想材料。
我国在1978年用超低膨胀系数微晶玻璃制成了凹镜直径为2.2米的反射式望远镜,安装在北京天文台,使我国进入了为数不多的能制造这类:型微晶玻璃凹镜的国家的行列。
这种超低膨胀系数的微晶玻璃还广泛应用于厨房用具、热工仪表、医学和建筑材料等方面。
◆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
①我国是能制造大型微晶玻璃凹镜的国家之一。( )
②课题中的“眼睛”在本文中指的是微晶玻璃。( )
③用普通光学玻璃做凹镜的最大缺点是过于笨重。( )
④微晶玻璃可以制成餐具、高速切削刀具、人工牙等。( )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风,( )绿了树的枝条,
水,( )白了鸭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 )上chūn zhuāng( ),
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
飞过树林,飞上shān gāng( ),
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括号里。
2.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括号里。
漂换摇
3.读句子,把带点词语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1)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 )
(2)树林、山冈、小溪、田野,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
老师就是“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他拜成连为师,苦学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俞伯牙很想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成连却对他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第二天清晨,成连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了一个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成连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疲惫(bèi)地坐在海滩上。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云霄的山峰。那大海汹涌澎湃,海浪“哗——哗——哗”,响个不停,而海边的惊涛骇浪拍击多空的岩石,与风水相吞吐,犹如钟鼓齐鸣。那山上的松树在微风中发出“沙——沙——沙”的松涛声。刹那间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原来他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高山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好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1.正确搭配下列词语。
高耸云霄的山峰
一望无际的大海
汹涌澎湃的海浪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连忙——( )赞扬——( )
用心——( )疲劳——( )
3.用“______”画出描写俞伯牙在大海边看到的景色的句子。
4.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刹那间,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明白了,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立刻面对高山大海弹起琴来。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这时候,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阿基米德就指挥大家一字儿排开,拿起镜子把反射的阳光集中对准第一艘军舰的布帆。也真奇怪,那布帆“轰”的一下起火了,风助火势,越烧越旺,顷刻间,大火包围了军舰。被烧得焦头烂额的罗马士兵狂呼乱叫,纷纷跳水逃命。阿基米德又指挥大家用镜子把反射的阳光对准第二艘军舰。第二艘军舰也着火了。就这样,第三、第四艘军舰相继被烧,吓得后面几艘军舰掉头就逃。
胜利了!海岸上的希腊人欣喜若狂,围着阿基米德欢呼起来:“阿基米德真有本事!真了不起!”
阿基米德笑眯眯地说:“我有什么本事?是太阳帮了咱们的忙。你们想,咱们上千面镜子把太阳光反射到布帆上去,这么高的温度,布帆当然就会着火了。”
1.照样子写词语。
(1)表示高兴的神态的词语:欣喜若狂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表示时间短的词语:顷刻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烧得( )吓得( )累得( )看得( )
3.“我有什么本事?”这是一句( )问句。请把它换一种说法。
4.阿基米德是如何指挥大家烧毁第一艘敌舰的?请用直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5.你觉得阿基米德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请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有一次,帕斯卡在厨房外边玩,听到厨师把盘子弄得叮叮当当地响。这种声音响了多少年谁也没注意过,可是这声音却引起帕斯卡的思考。他想,要是敲打发声的话,为什么刀离开盘子以后,声音不马上消失呢?
他跑到厨房中自己一边做实验,一边观察,他发现盘子被敲打后,声音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但只要用手一按盘子边,声音就立刻停止。帕斯卡高兴地发现,原来发声最要紧的是振动,不是敲打。打击停止了,只要振动不停止,还能发出声音来。
1.写出文中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发现——( )持续——( )立刻——( )
2.选择填空。
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句。(疑问句设问句)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帕斯卡通过___________,高兴地发现,原来发声最要紧的是___________,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了,只要___________不停止,还能___________。
4.造句。
一边……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冬眠
动物冬眠只是动物休眠的一种形式,此外还有夏眠、日眠和夜眠等。动物冬眠一般从当年10月或11月开始,直到次年3、4月份。
冬眠时,动物心脏跳动缓慢,心脏的功能大大降低。这样就有效地防止了血液循环紊乱;肺呼吸减慢,一次呼吸最长达10分钟;肾产生的尿量很少。
动物的冬眠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外界刺激越多,内部本能的适应能力越强。首先,外界温度对动物冬眠有重要影响。当周围环境温度在5℃~10℃时,最宜引起冬眠。其次,食物的缺乏是促成冬眠的因素。对于鸟类,一般只要限制食物或者是让它饥饿,它就会立即进入昏睡状态。再次,光也是引起冬眠的重要外界条件。如果光线时间减少或昏暗时,动物便很快开始冬眠。
冬眠动物有一种特有的组织——褐色脂肪组织。它从颈部延至脊髓,具有产生热量、保护动物安全过冬的能力。这一组织在冬天会慢慢地被消耗掉,到第二年夏天和秋天时又重新制造出来。
1.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词语。
例:重(新)
缓( )缺( )紊( )
饥( )消( )制(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缓慢( )降低( )减少(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动物冬眠一般从当年__________月或__________月开始,直到次年__________月份。
(2)冬眠时,动物心脏跳动__________,心脏的功能大大降低。肺呼吸__________。肾产生的尿量__________。
(3)动物的冬眠受自然条件影响__________。首先,外界__________对动物冬眠有重要影响。当周围环境温度在5℃~10℃时,最宜引起冬眠。其次,__________是促成冬眠的因素。再次,__________也是引起冬眠的重要外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