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读儿歌,回答问题。
我有一双小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
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
我有一双小小手,能洗脸来能漱口,
会穿衣,会梳头,自己事情自己做。
1.找出儿歌中的反义词。( )—( )
2.小手会_______,会_______,能_______,能_______。我的小手还会_______、_______ 、_______。
最近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乐呵呵地捉回了
一只绿色的蝈蝈,
喜滋滋地送给了
邻居家的盲婆婆。
婆婆,婆婆,
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
在我上学的时候,
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
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
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
想起往日难忘的快乐。
婆婆,婆婆,
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
您听,它唱得多好,
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
咯咯,咯咯,咯咯……
(1)照样子,写词语。
乐呵呵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蝈蝈:咯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我”送盲婆婆蝈蝈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明明知道是盲婆婆,为什么说“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盲婆婆能看得见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我”不上学的时候,会怎样陪盲婆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诗歌,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草树”本是无情物,诗人却把它们写成能知道春天要离去,还懂得珍惜着美好时光,这里运用了( )的写法。
(3)“惟解漫天作雪飞”,诗中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写法。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我想
我想把手儿变成桃树的枝,
带着一串串花苞,
随着风儿飘荡。
飘哇,飘,
飘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
我想把脚丫变成柳树的根,
伸进湿软的土地,
吸取甜美的营养。
长啊,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我想变成一只风筝,
飘在高高的天上,
看,白云多柔软,
瞧,太阳多明亮!
望啊,望,
望见了大自然这神奇的课堂。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 )花苞一( )篷帐一( )风筝
(2)作者想变成些什么?如果你像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的本领,你想变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1)诗中写了__________、菊花两种花。
(2)诗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水果。
(3)诗中的“擎雨盖”指的是__________。
(4)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_季的景色。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这首诗是李白写给______________的。
(2)给带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李白乘舟将欲行。( ) A.将要 B.将军
②不及汪伦送我情。( ) A.比得上 B.及时
(3)桃花潭水真的“深千尺”吗?诗人把潭水和什么相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