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童和同学们在探究“浮力大小哪哪些因素有关”时,操作如下:
(1)如图甲所示童童把一个饮料罐慢慢按入水中,感觉用力越来越大,由此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于是他设计如图乙所示实验步骤,根据 两图可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2)童童通过观察b,e两图,得出了“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是否合理 (选填“是”或“否”),请你说出理由 ;
(3)实验结束后童童联想到压强知识,提出了下面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答(以下两空均选填“>”、“<”或“=”);
①b,d两图中A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分别是P1、P2,则P1 P2;
②b,c两图中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3、P4,则P3 P4.
小亮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所用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1)右图是小亮未连接好的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
(2)电路连好后,小亮分别测出了小灯泡的几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次数 |
1 |
2 |
3 |
U/N |
2.0 |
2.5 |
2.8 |
I/A |
0.22 |
0.25 |
0.26 |
R/Ω |
②小亮从数据中发现,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你认为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看到滑动动变阻器的铭牌模糊不清,于是想测量变阻器的最大阴值Rx.他从实验室找来一个阻值已知为R0的定值电阻替换了灯泡.同时撤去了发生故障的电流表,并利用余下器材(电压未知的电源、量程合适的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导线),在不改动电压表位置及其连线的情况下,很快测出了Rx的大小.
①请把你设计的电路电路图在虚线框内.
②简述实验过程中要测量的物理量并用相应字母表示:
(i) ;
(ii) ;
③Rx=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中经常测量和记录数据,请识图并记录下面的测量结果
(1)如图(a)是测量橡皮擦的长度为 cm.
(2)如图(b)是测量某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 N.
(3)如图(c)是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为 L.
(4)如图(d)是某实验站温度的示数,此时气温为 ℃.
在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理性思考这些现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1)甲图是研究二力平衡的实验装置,此时小车保持静止.若在右盘中加入一个较小的砝码,小车理应向右运动,但实际操作时小车往往扔保持静止.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乙图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此时天平平衡,当吸滤瓶中的白磷燃烧并冒出大量白烟时,“砰”的一声,橡皮塞冲出,瓶中的白烟也随之冒出.重新塞上橡皮塞,此时会发现天平仍然平衡,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为了避免在实验过程中橡皮塞被冲出,可以打开吸滤瓶支管上的夹子,并接上一个 .
(3)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之间出现“不配合”时,可取的做法是 .
A、否定相应的理论
B、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
C、查阅资料,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
如图是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实验过程用到了许多科学方法.
(1)怎样控制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相等呢?
方法是:把小车放在同一斜面的 ,由静止开始下滑.
(2)怎样反映“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方法是: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或 .
(3)怎样得到“小车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呢?必须要用推理的方法,即: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那么小车将 .
小明要测量一根1m左右、粗细和质地都均匀的细木棒的质量,通过估测发现木棒的质量会超出现有天平的量程.于是,他想用其他方法进行测量.
现有器材:天平、一块质量适当的金属块、一把量程为20cm的刻度尺和几根足量长的细绳.
只利用现有器材请你帮他设计测量这根细木棒质量的方案,要求:
(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需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木棒质量的数学表达式(用测量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