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金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当入射角为 时,反射角为 。
(2)小金将纸板 绕垂直于镜面 向后转动,在纸板 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 。
请分析原因: 。
(3)若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处,调节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1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g。
(3)如图12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
(4)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cm3。
(5)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
小东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如图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读数。
(1)请在表格第二行空格内补全实验中测量项目,并在第三行空格内补全实验中测量数据。
排序 |
1 |
2 |
3 |
4 |
5 |
项目 |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g) |
烧杯和所剩盐水的质量(g) |
倒出盐水的质量(g) |
盐水的密度(kg/m3) |
|
数据 |
150 |
|
(2)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并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再把量筒内盐水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计算盐水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ρ'与小东测出盐水的密度ρ相比较,则ρ'_____ρ(选填“<”、“>”或“=”)
某校物理实验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第一组:探究“物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形状的关系”,他们用橡皮泥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
被测物体 |
形状 |
重力 |
橡皮泥 |
正方体 |
4.8N |
球形 |
4.2N |
|
三角锥形 |
3.6N |
分析上述的实验数据,第一组的同学得出实验结论: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请你对此实验过程与实验结论进行评价:
第二组:探究“物体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图中就是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中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设计的表二中.
表二
钩码的个数 |
1 |
2 |
3 |
4 |
5 |
钩码的质量(m/×10-2kg) |
5 |
10 |
15 |
20 |
25 |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N) |
0.5 |
1.0 |
1.5 |
2.0 |
2.5 |
(1)请你在方格纸中作出关于G与m的关系图像.
(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
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11所示。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相同。
(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右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
(1)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 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变化/不变);
(2)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是;
(3)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建筑工人经常使用的就是该原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