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乐园。
岩石就在我们脚下
大约在2 500万年前,原始人掌握了用石头碰击起火的办法。由此,岩石在人类文明史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我们的祖先越来越依赖(lài)岩石:他们住在岩洞中,用石头做切割(gē)工具,把碎石串起来戴(dài)在胸前、手腕(wàn)做装饰,在岩壁上作画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在利用石块时必须要选择,那些可用的石块也不是随处可得的,他们必须去寻找,到很远的地方去探查和采集,人类就这样与岩石结下了不解之缘(yuán),并获得了最初关于岩石的认识。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短文。用“______”画出我们祖先用岩石都做了些什么。
2.大自然的奥秘还有很多很多,请把你观察到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挑战自我
阅读提示:综合运用前面学过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检测一下能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说说作者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我来盘点一下:我读了()遍课文,我喜欢()朗读,我通过()方法理解词语,我提出的问题是关于()的,我通过()搜集资料,我采取()方法抓住了课文主要的内容。
含英咀华
①我喜欢去植物园,是为了静。
②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不只是对那些抽象的东西如心灵、寂寞之类。它使我叫见鸟声,听见水声,听见四脚爬虫在草叶间窸窸窣窣的“走路”声,听见……令耳朵听得很深。它使我看见叶面上的“血脉”,看见树顶间的青天,看见……令眼睛望得可远可细。仿佛,仿佛可以看到天涯海角那无尽的脚边——也不过是一片极静的幽林。
③前几天,我偶然在中午的时候去了植物园。满溢的阳光到处洒上了金粉,连曲径上的小碎石都艳了起来。一切的静依然静着,却不知由哪儿飞来了许多花的访客——那些横飞的蜜蜂。草地上躲躲藏藏的苜蓿透露着若隐若现的紫色消息,一只淘气的蜂把它传给旁边的草花。那野花像一朵淡黄的云,轻柔得仿佛轻风一吹就会散。那只蜜蜂一站到花心上去,花茎就不胜负荷地弯垂了下来,“太重啦”,仿佛有一声甜美的呼喊,吓得蜂儿直跳起来,花儿才又弹簧似的弹回原位伸直了花梗。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注音。
血(xuè xiě )脉曲(qū qǔ)径负荷(hè hé )
(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天涯海角:
不胜负荷:
(3)结合文章,说说“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该如何理解。
(4)仿照前面一句的内容,在第②段中的两处省略号前的横线上分别补写上一个句子。
(5)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抄写下来
比喻句:
拟人句:
拓展延伸
草虫的世界
茵茵绿草,稚小生灵游戏其间;看似静享生命,或许忙碌生存。
白云悠悠,我坐在草地上,任风抚摸我的脸。花儿点缀在草地上,红彤彤,绿油油,金灿灿,蓝盈盈,白嫩嫩……美极了!这时,一只红色的七星瓢虫吸引了我的目光。
这只七星瓢虫是一个向导,带着我左拐右拐,好一会儿,才领我到了他的快乐天地。那是一片分得有条有理的土洞,大大小小有好几个,看来看去,都没分出哪是大街,哪是小巷。那只瓢虫大摇大摆地走在大街上,没和他的同伴们打招呼,真够狂妄的。突然,他在一个草丛前停了停,爬进草丛,消失了。
我垂头丧气地坐在旁边。这时,几只蚂蚁从一个很小的洞中爬了出来,背上不知扛着什么东西。我走近一看,呵,原来在搬家,看来要下大雨了!
十几只小草虫在一片树阴下快乐地歌唱,“吱——吱——”“笃——笃——”“呀——呀——”时而婉转,时而流畅,时而轻松愉悦,时而沉重壮烈,时而急,时而缓……我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自己也是一只小虫子,专注地拉着小提琴,沉醉于自己所演奏的美妙的音乐中。 “轰隆隆——”,沉闷而短暂的雷声,是音乐的结尾音。
抬头仰望,乌云压顶。一阵大雨哗然而至。
(1)结合文章,说说作者在“草虫的世界”看到了什么?
(2)作者有哪些发现?
。
合作探究
学法提示:先通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在头脑中有个初步印象;再通过对课文各部分内容的进一步研读,边读边想象,明确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文中的优美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妙。
(1)认真读课文,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些什么?请写下来。
。
(2)你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的; 再联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
挑战自我
阅读提示:画出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书上,这里的批注不仅是对内容、思想方面的,还应该有对文章表达方法的认识,对于重点的优美的句段抄下来。
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画出有关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我来盘点一下:
A.本课的生字比较难写的是,我能给难写的字组词 |
B.我选择理解词语的方法是:◇查字典理解。( ) ◇根据上下文理解。( ) ◇联系实物想象理解。( )◇先理解词语中的每个字,再连起来理解词语。(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
C.我提出的疑问是关于:◇词语的。( )◇句子的。( )◇文章内容的。( )◇表达方式的。() |
D.我搜集资料的方法是:上网( )读书( )问问别人( )没有搜集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