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乐园。
苹果里的五角星
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跑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一天,他来到我家,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小刀,又向我要了一只苹果,说:“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瞧着他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呢。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接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mèi)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苹果里隐藏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男孩是怎样切苹果的?我们平时是怎样切苹果的?(用文中词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链接。
阿里山
阿里山位于台湾省嘉义市东北,是阿里山脉中心群峰的总称,是驰名中外的风景区。阿里山古木参天,是台湾著名的天然林区,有台湾“森林宝库”之称。
森林、云海、樱花是阿里山的三大奇观。每年春暖花开时,山上遍布洁白或粉红的樱花,就像天上的彩云落在了山中,景色瑰丽无比。
风景区中以塔山云海和祝山观日出最为有名。登上阿里山的最高峰——大塔山,可见远处峰峦起伏,若隐若现;脚下云雾飘荡,耳边松涛阵阵,令人流连忘返。每当朝阳升起,苍茫的云海更是气象万千,可与黄山云海媲美。阿里山上的祝山顶上,有座观日楼,是观看日出的最佳处。每天清晨,太阳从晨曦中慢慢地升起,天空亦随着太阳的变化而变化,时而墨蓝,时而淡青,时而灰白,时而殷红。太阳升起时始为椭圆形,沉下后再跃起,则为圆形,此时光芒四射,蔚为壮观。
台湾同胞赞美阿里山的美景说:“不上阿里山,不知台湾的美丽,不知台湾的宝藏。”
1.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美(bǐ pì)宝(zàng cáng)
(cān shēn)天大树(cān shēn)
2.品读句子。
每天清晨,太阳从晨曦中慢慢地升起,天空亦随着太阳的变化而变化,时而墨蓝,时而淡青,时而灰白,时而殷红。
(1) 从带线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2) 请你用带线的词语写一段话。
3.文章具体写了阿里山( )、( )、()的美丽景色。最后一段写了:台湾同胞赞美阿里山的美景说:“不上阿里山,不知台湾的美丽,不知台湾的宝藏。”从这句话中让我们明白了什么?

课堂内的知识你消化了吗?
蜂巢
教室,像一只蜂巢。
排列的桌椅,是一格一格的蜂房,井然有序。上课铃一响,你一格,我一格,大家坐好,在老师的引领下汲取,在各科的书籍里寻觅。时而循着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古代,时而飞翔在当今的科学天地;时而书声琅琅,时而书写沙沙。在知识的大海里采撷、探索、积累,像金色的小蜜蜂在花海里采集花粉,嗡嗡嘤嘤地飞鸣、渴求。在各自的蜂房里忙碌地储积着蜜。
啊!一只甜蜜的蜂巢。
1.这里的蜜蜂指的是(),蜂房指(),蜂巢指(),花海指( ),花粉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井然有序:
采撷:
3.“时而循着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古代,时而飞翔在当今的科学天地;时而书声琅琅,时而书写沙沙。”请照样子,也写一句话,用上带线的词。
4.这段话写出了

好段子,细品味。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了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连大阳也不知道!
1.“花睡醒了”、“虫子在说话”这是采用了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2.“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1)哪些动、植物“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2)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
(3)羡慕它们吧?说说你心中的自由。你愿意

好段子,细思量。
老人留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下,一双棕褐色的眼晴深陷在眼窝里。他一边低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说完,不等女孩回答,老人又低头向前走去。
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
1.填空。
一撮()一双( )一头( )
()( )( )
2.哪些词语写出了“老人”的衣冠不整,不拘小节?
3.模仿“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写一句话,用上带线的词语。
4.为什么小女孩认为老人是从她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呢?

好段子,细品味。
三百六十五片叶子,叶叶青翠,
请你把第一片珍贵的叶子捧在手上;
三百六十五里路,路正漫长,
请你用诚实的脚步把它丈量。
勇敢地去吧,亲爱的朋友们,
崭新的世界就在我们的前方!
1.“三百六十五片叶子”指, “第一片珍贵的叶子”指,
说它珍贵是因为。
2.“三百六十五里路”指,“丈量”指。
3.“崭新的世界”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