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化寒冷的坚冰。阅读下面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宽容是一种美德,能医治心灵的创伤,使你不会为往事耿耿于怀;宽容能使你用自身内心的温暖去融化寒冷的坚冰;宽容能使你理智地填平感情上的洼地,对美好明天充满信心……
(1)酷爱书法的小杰准备为书房写一幅与宽容有关的对联,请你帮他设计一幅。
(要求符合对联的特点2分)
; 。
(2)作为宽容友善的你,在实际生活中,假如遇到下列情境,你会怎么做?(6分。)
A.在校门口,某同学推自行车蹭脏了你的新校服时,你会:
。
B.数学周练中,你偷偷抄了同桌两个填空题,老师发现后严厉批评了你时,你会:
。
C.校运会期间,你到某食品城为班级运动健儿采购德芙巧克力,结果发现是假货时,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亲相爱一家人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一个感动人心的镜头出现在救援人员的眼前:一位母亲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由于有母亲身体的庇护,怀里的孩子毫发无伤。母亲却永远离开了人间。
材料二:大家熟悉的《开心词典》节目中,每位选手在答题之前,都要说出自己的家庭梦想。现在越来越多的选手都选择将自己的第一个家庭梦想送给父母。
(1)联系知识,想想选手选择将自己的第一个家庭梦想送给父母的理由是什么?
(2)作为一个没有经济实力的孩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孝敬父母?
(3)请你用一句话表达对父母的感激或祝福之情。
情境体验
(1)在家里与父母发生矛盾时:
正确的做法:
(2)被老师误解受到批评时:
正确的做法:
(3)小明说:“我的一位好朋友,平时学习不认真,他要我考试时帮他作弊,否则就不理我。我是帮他还是不帮呢?”请你给他出主意:
正确的选择及理由:
中宣部、教育部制定并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提出,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
(1)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2)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试列举不同时期中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革命时期(两个): 、 。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时期(两个)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开展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至少写三点)
经党中央同意,2003年9月11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将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2001年4月26日,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规划明确规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1)材料反映了我国坚持怎样的治国方略?
(2)这个治国方略有何重要性?
(3)公民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深化发展中国家与世界联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我国青少年中越发凸现的“价值冲突”与“认同危机”便是这种挑战的突出表现之一。某市一项对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见下图),有近80%的青少年缺乏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与维护,其中,有28%的青少年对影视剧、图书等文化产品方面认为国外的好,崇尚国外文化产品,另有52%的青少年认为国外的和国产的都一样,没有民族文化感。当然,也有近20%的青少年表示坚决维护民族文化的价值与特色,喜爱与支持民族文化产品。调查显示,在青少年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已刻不容缓。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
(1)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2)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要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