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
观潮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上午,我们来到观潮最好的地方——海宁县盐官镇。海塘大堤上早已挤满了人,大家都在焦急地张望着。平静的江面越往东越宽,远处的海平线清晰可见。
午后一点左右,东边水天相连之际出现一条白线,声如闷雷,飞滚而来,愈滚愈近,愈滚愈快,愈滚愈猛;及至近处,就像爆炸了的冰山、倾倒了的雪堆,奔腾翻卷着向大堤冲来。啊,潮来了!它发出“哗一哗一哗”的声音,震天动地,就像千军万马冲杀的战场。观潮的人见潮水来势凶猛,纷纷后退。潮水快到堤岸了,足有2米多高。那些为了拍照而仍站在堤岸边上的人不得不逃跑,可是已来不及了,潮水眨眼间猛扑过来,把来不及逃的人打翻在地,幸好没被潮水卷进去。潮水冲击着堤岸,“呯—呯—呯”又一次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潮水终于渐渐地退了,水面也渐渐平静下来,人们一边兴奋地议论着,一边疏散。我仍然心惊肉跳,生怕潮水还会扑上岸来。回头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我深深地吸了几口气。
啊!多么壮观的景色啊1
1.本文内容是按照( )来叙述的。
A.观潮的时间、地点→潮来时→潮退时→感叹
B.潮来前→潮来时→潮退时
C.这一天上午→午后一点左右→潮水退了
2.抄写词语。
声如闷雷 震天动地 千军万马 心惊肉跳 波光粼粼 震耳欲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午后一点左右,东边水天相连之际出现一条白线,声如闷雷,飞滚而来,愈滚愈近,愈滚愈快,愈滚愈猛。( )
(2)啊,潮来了!它发出“哗一哗一哗”的声音,震天动地,就像千军万马冲杀的战场。( )
4.文章重点写的是( )。
A.潮来前人们的急切心情
B.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C.潮退后的平静
5.试着把本文有感情地读出来,同学们一定会被你吸引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在上大学的这几年里,安妮每堂课都坐在我的旁边。老师所授课的大多内容都不曾用布莱叶文印刷,安妮就把老师所授的内容速记下来,并又亲自一字一句地把它们写在我的手上。
安妮老师的眼睛越来越糟了。一次她们对我说,她连一英寸前的东西都看不清了。当医生得知安妮每天要为我拼五个小时以上的单词时,他()了!他叫道:“沙利文小姐,你这是在干蠢事!”为此,我常常( )已认得书上的内容,其实我连意思都不懂。我知道这是在( )自己,但为了她少重复几次,多几次眼睛休息,我愿意这样做。
(1)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A 震惊 B震动C 谎称 D 假称 E 欺骗 F欺瞒
(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A.由于 B.然而 C.于是
(3)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安妮老师对我的爱,以及我对她的感激和热爱
B.体现安妮老师对我的爱
C.我对她的感激和热爱
(4)文中划线句子是对医生的()描写。从这句话中,让我们体会到安妮老师的。这在写作方法上属于(侧面描写正面描写)
(5)读完这段话,你的感受是什么?
读句子,回答问题
每当我回顾过去的岁月,都深深地被安妮老师的智慧所感动。她理解我,因为她自己就有一段类似的经历。
(1)联系上下文,解释
类似:
(2)这段话在文中是段,起着的作用。
读句子,回答问题
我把手伸向安妮,她明白我想知道更多更多我能接触到的物体的词。渐渐地,许多饱含着老师辛劳的词,就这样从她的手传到了我的手,改变了我的生活天地。
☆这句话对人物进行了描写。(动作 语言 心理 神态)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
A.安妮老师对“我”的理解 |
B.安妮老师对我的耐心 |
C.安妮老师的教学有方 |
D.我对安妮老师的感谢 |
在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人们往往一别数年便再难相见,因此古人很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这也使得古诗中以离别为题材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
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有如下几种:长亭 、杨柳 、夕阳、日暮 、酒 、秋等。纵观古代的送别诗,赠别也罢,留别也好,俱是由眼前景而触发心中情,是寓情于景、寓景于情,是真情的流露、心志的坦陈。
(1)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选择其中的一首写下来,和大家交流吧。
(2)我们室六年级的小学生。我们即将离开生活了六年的小学校园,离开多年的师长,朝夕相伴的小伙伴,临别之际,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离别之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迪生是一个好奇的孩子。
有一天,家里人突然发现他不见了,全家人焦急地四处寻找。最后爸爸发现他呆呆地在鸡窝里蹲着呢!
“你在这儿干什么呀!”爸爸奇怪地问。
“我在孵小鸡呢!”爱迪生认真地回答。原来前一天,他看见母鸡卧在鸡蛋上孵出小鸡,就想自己试一试,看看能不能也孵出了小鸡来。爸爸又好气又好笑地把他拉起来,对他说:“傻孩子!你是孵不出小鸡来的!快走吧!”
爱迪生皱起眉头,不满意地问:“为什么母鸡能我不能呢?”
爱迪生就是这样一个好奇的孩子。他为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亲自试一试。
(1)选择合适的题目,写在前边的横线上。
①爱迪生的故事
②一个好奇的孩子。
③小爱迪生的故事。
(2)爱迪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在()里画上“√”。
①贪玩调皮的孩子。()
②不务正业异想天开的孩子。()
③傻孩子。()
(3)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