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问题来读书。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_(A.林海音 B.叶文玲)。课文主要记叙的是她________时代的读书生活。
(2)文题中的“长生果”指的是________,文题的命题方式是________(A.拟人 B.比喻),“我的‘长生果’”的意思是________
A.沉迷于书中的世界,汲取着营养,书伴着我一天天成长。
B.每个人从生下来就应该多读书,走到哪儿都应该带一本书。
卧薪尝胆
两千多年前,在长江下游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他们都想征服对方,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会(kuài)稽(jī)一战,越国打了败仗。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吴国的谋(móu)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chōng)米推磨(mò),受尽了屈辱(rǔ)。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3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1.给下面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万般无奈:“万般”选解释_________。
万般:①各种各样。②极其,非常。
免除后患:“免”选解释_________。
免:①去掉,除掉。②避免。③不可。
2.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
A.两千多年前 | B.宋朝 | C.唐代 | D.现代 |
3.“报仇雪恨”的“雪”意思是“洗去、除去”的意思。那越王勾践要报什么仇,洗掉什么恨?在下面的答案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对的后面打上“√”,错的后面打上“×”。
①吴国被越国打败了。( )
②吴国把越国打败了。( )
③越国被吴国灭掉了。( )
④勾践和夫人到吴国当奴仆,受尽屈辱。( )
4.用“______”画出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手捧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不提换城的事。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信以为真,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宫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举起了和氏璧。
秦王怕摔坏了宝玉,急忙叫人取来地图,随手指点了十五座城。
蔺相如知道秦王不会有什么诚意,便说:“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前,我们大王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应当斋戒五天。五天后,我再把宝玉奉上。”秦王只好同意了。
1.选词填空。
靠着退后接过站定
蔺相如( )玉,( )几步,( )宫殿的一根大柱子( ),理直气壮地说。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
非但……还……因为……所以……
虽……可是……如果……就……
(1)这玉( )好,( )也有瑕斑。
(2)(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 )把玉要了回来。
(3)( )您要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 )一块儿撞在这柱子上。
(4)秦王想,杀了蔺相如( )得不到和氏璧,( )会弄僵两国关系。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hán)郸(dān),双方交战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
攻击方向选在哪里?
田忌打算直奔邯郸,去解救赵国。
孙膑却连连摇头,对田忌说:“不等我们赶到,邯郸就会失守,你这样做又有什么作用呢?”
田忌说:“你说该怎么办?”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魏国集中全国的主力去打邯郸,自己的都城大梁却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这不是个大好机会吗?我们现在去救邯郸,会跟魏国主力硬拼,伤亡一定很大,倒不如乘(chéng chèng)虚而入,直取大梁。魏国国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会回师自救。我们在他们返回的路途做好准备,以逸待劳,岂不是稳操胜券(quàn juàn)!”
一番话说得田忌心服口服,他立即下令,大军直奔(bēn bèn)魏国而去。
果然,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
1.圈出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2.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
(1)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十分有把握。( )
(2)指战争中做好准备,养精蓄锐,当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予迎头痛击。( )
(3)趁着虚弱疏漏的时候进入。( )
3.假设依田忌的计谋,结果可能是:_________的魏军士气高涨,远道而来的齐军与其硬拼,伤亡_________。而孙膑的计谋是:直取_________,迫使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_________得救。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走过来,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
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
孙膑让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齐威王有点慌了。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结果,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1.填字组词。
得意( )目瞪( )转败(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轻蔑( )夸耀( )
3.找出描写齐威王神态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齐威王_______________。
4.读读短文,完成比分表。
田忌 |
齐威王 |
比分 |
结果 |
|
第一场 |
下等马 |
0∶1 |
田忌输 |
|
第二场 |
中等马 |
1∶0 |
田忌胜 |
|
第三场 |
||||
总比分 |
徐霞客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他风餐露宿,历尽艰险,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的第一高峰,上山的道路很陡,几乎是直上直下,使人望而生畏。
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
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
又走了一段,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我背不动了。’
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
好容易爬到了离山顶不远的地方,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精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说着,坐在地上,简直不想起来了。
“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情地鼓励他,“我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
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还湿得厉害,两个包袱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鞋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流着血。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一点不叫苦呢?”
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
(1)形容旅途生活十分艰苦,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 )
(2)累得大口大口地喘气。( )
(3)累得没有一点精神和力气。( )
(4)看见了就害怕。( )
2.天都峰是( )的第一高峰。天都峰两大特点是又( )又( )。
3.用“”画出写天都峰陡的句子。
4.在登山途中,徐霞客帮助朋友克服了哪三个困难?概括一下写下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