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不动笔墨不读书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空洞,词汇贫乏,她心里非常着急。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克 刻)苦实践。”
于是,禹强就下功夫多读。不管是报纸、杂志、小说,也不管是短篇、中篇、长篇,只要能找到的,就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都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学习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更重要的一点是,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而且,又勤练习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 果然)提高了。
(1)参照上文,划去下面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
①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克 刻)苦实践。
②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 果然)提高了。
(2)用“ ”画出文中具体讲“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句子。
(3)根据徐老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想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
( )和( ),其中( )必须要做到“动笔墨”。
(4)读了短文,对照自己的读书习惯,你有什么体会?写在下面。
课外阅读。
在城关医院工作时,有位老同志拿着一瓶进口药,想请海迪翻译一下英文说明书。海迪笑了:“我连学校的门都没进过,怎么能懂得英语呢?”
老同志失望地走了。海迪想:不懂,不懂为什么不能学呢?学会了英语,不是能做更多的事情吗?
但是,海迪从来没接触过外语,又没有老师教,完全靠自学,实在太困难了。开始背单词时,她怎么也记不住。
她一抬头,看见墙上挂着一幅居里夫人的画像,那双蓝色的眼睛仿佛在说:“孩子,坚持下去!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
“别人有学校,我有笨办法。”study、study、study……她一连写了几百遍,终于默写对了。就是从这种笨办法开始,她终于翻译出了十三万字的小说——《海边诊所》。在学习的过程中,海迪的练习本足足有两尺高,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她练习的笔迹。
自学容易,坚持难。对海迪这样的人,坚持就更难了。
动了第四次大手术后,海迪疼得无法忍受,她咬着被单在颤抖,朋友们心疼地说:“海迪,你哭吧,哭出声来就好受了。”但是,稍稍平静后,海迪却央求说:“让我看看书吧。”
她只能仰卧着,脖子不能朝左,也不能朝右,稍稍一动,都会揪心地疼。
“拿镜子来,放在床头柜上……替我翻开枕头边那本《英语九百句》。”
镜子放着光。海迪通过镜子的反照,学着《英语九百句》。周围的亲人和朋友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只要心在跳动,我就要努力学习和工作,顽强地与疾病抗争,相信我是一个胜利者,我要用生命的火花去照亮通往未来的征程。”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2)短文详细描写了海迪______________的故事。用“____”画出文中的过渡段。
(3)“学会了英语,不是能做更多的事情吗?”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读文中画“”的句子,结合本课的学习,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语段阅读。
琳达爸爸坐到我身边平静地说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原来,他和妈妈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
(1)在文中的里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给予”一词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是________,用另一个读音组个词语是________。
(3)这是琳达的________劝慰________时说的一段话。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__________________;二是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这样的死是__________。
(4)这段话体现了琳达父母善于为他人着想,________的高尚境界。
课外阅读。
来安小伙捐献角膜传递正能量
2013年4月,来安县26岁的病危小伙不顾亲戚反对,向来安县红十字会书面申请,志愿将自己的角膜无偿(捐献 捐助)给需要的病人,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据了解,年轻小伙名叫蔡兴阳,是半塔镇龙湖村农民,身患小脑神经萎缩瘫痪。被病魔折磨16年的他(居然 依然)对生活和社会充满热爱,当知道自己医治无效将不久于人世后,他摒弃农村旧俗观念,决定在自己病逝后将角膜捐出去,为需要的人送去光明,为社会贡献自己最后的力量。小伙的举动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在惊讶之余,无不佩服他的爱心和勇气。
(1)联系上下文,用“√”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小伙赢得社会广泛赞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联系短文和自己的理解说一说“正能量”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征眼岁月
年过八旬的婆婆到新加坡来小住,我们到飞机场去接她。
当她以轻快的步伐从闸门走出来时,我注意到她的手上提着一个纸盒,接过来时,沉甸甸的。不待我开口,她便笑嘻嘻地解释:“是粽子啦,昨晚才包好的,好像还烫手呢!”到家以后,她又从小小的行李袋里取出两粒小木瓜,说:“我木瓜,又甜又香,是绝品,特地带来给你尝的!”我拿在手上掂了掂,哟,好重啊!婆婆很有逻辑地解释:“水分多,才重嘛!”
次日,带她到购物中心,上自动扶梯时,她一心顾着浏览橱窗,到了平地还不觉察,结果呢,整个人“扑”的一声跌在地上。我一见,惊得hún fēi pò sàn,飞蹿上前。可是,我的手还没有伸向她,她便一骨碌地坐了起来,又手脚利落地站直了。接着就很快地顺顺头发,拍拍屁股,并向惊魂未定的我微笑,说:“没事,没事啦!”
我的这位婆婆居家不外出时,老是“无中生有”地找事来做。拿手点心,做了一样又一样。大锅小锅,刷得晶晶发亮。屋里屋外,扫得xiān chén bù rǎn。花园前后,修剪枝叶,为饥饿不堪的花卉果树施肥。
我缝纫手工的拙劣,可以说是kōnɡ qián jué hòu的。所以,婆婆大驾光临,孩子如见救星,纷纷把我平时为他们缀补的衣呀、裤呀、裙呀全部取出来,要求重新再补。婆婆一件一件地检视我缝过的衣服时,发出一阵又一阵惊天动地的笑声,把这视为生活里最大的娱乐。孩子也“落井下石”,把我替他补的裤袋拉出来给婆婆看。婆婆开怀大笑之余,说:“嘿,乍一看,我还以为是一条蜈蚣爬进了你的裤袋里呢!”她夜以继日地拆线缝线,忙得不可开交,却又乐得xīn huā nù fànɡ,重补的衣服,犹如新缝,针头实实,针脚齐齐。呵,谁敢相信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有这等能耐!
世上都被岁月所征服,唯有婆婆,以她的快乐和她的爱心来征服岁月。
(1)照样子,写词语。
①沉甸甸
②针头实实
(2)把文章中的拼音换成汉字,依将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聪明的你知道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①浏览:。
②惊魂未定:。
(4)联系短文和生活实际解答。
①什么叫征服?题目“征服岁月”是什么意思?
②“我”的婆婆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事例可以看出来?
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地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1)用“/”画掉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翅膀(chì cì)仰头(yǎnɡ rǎnɡ)
(2)多音字组词。
划 huá()创chuànɡ()
huà() chuānɡ()
(3)正确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缤纷:。
②袅袅:。
(4)请你结合课文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者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