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如吃饭(节选)(10分)
雷抒雁
可对我,读书确如吃饭。吃饭,一日三餐,不能简略;读书,是和吃饭一样,不可忘记、不可马虎、不可一日荒过。
我的居室,书之外,少有长物。桌上、几上、厨上、厕上、床上,随处都有书。入睡之前,睡醒之后,都是读书的好时间。有时,偶尔失眠,便又开灯看书,直至倦极入睡。如厕,则有一些简短已成独立单元的书,摆在那里,一次读完一个单元。
读书可以增智、明理、添趣。常常为一件事、一通理,眼睛一亮,茅塞顿开,心里豁然开朗,独自傻了一般,抚掌不已。过去总听人说,读书有“不用之用”,看似闲书,却养神养气,延年增寿,如今信然。
我说读书如吃饭,其实是一要养成读书习惯;二要有阅读的饥渴感。当代人,较为注重功用,急功而近利;据说,现在又是快餐时代,一切都讲究“快”和“实际”。用“读图”、看电视、上网代替阅读。一本书,十多万字,数十万字,字字过目,行行过脑,太累!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没有阅读迫切感的人,实在难以坐下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世界的客观存在。但书籍可以让我们与古人交谈,可以让我们与后人共语。当一部好的图书在你面前打开时,就是为你连接起通往世界的桥梁,为你打开通向古今的时间隧道。或者说,就像郁闷的日子,在你眼前打开一扇窗户,摆上一盆怒放的花朵。
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高雅!但我易一字:“不可居无书。”真正不厌弃你的朋友,是图书;真正使你变得高雅和有用的朋友是优秀的图书。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2分)
茅塞顿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抚掌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的第2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读书如吃饭”的真正目的是要告诉人们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书籍有什么作用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说“读书如吃饭”,你认为读书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瞎子和跛子
一个跛子被一段难走的道路挡住了。跛子遇见一个人,(要求请求)那人帮助他走出(困境困难)。
“我咋行?”那人为难地说,“我是一个瞎子,自己走路都很危险。”
“可你很强壮呀!”跛子说。
“我是很强壮。”那人说,“倘若能看见路,我是能够走的。”
“呵,那么咱们可以互相帮助嘛!”跛子说,“如果你可以用肩膀把我背起来,咱们就可以试试咱们的运气。我可以___________,你可以___________。”
“我很愿意。”那人说,“让我们互相帮助,一起排除困难吧。”于是,瞎子背上他跛脚的伙伴,安全而愉快地向前走去……
1.划去文中括号内意思不正确的词语。
2.写出反义词。
危险( )强壮( )
3.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补上所缺的内容。
4.这个故事使我们懂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
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
6.把浑浑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
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
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
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健力宝?男青年知道,这是一种奢侈的饮料。班里有钱的同学才喝得起。爸妈从来没给自己买过。如今,他要到外地上学了,衣兜里有了些许零花钱。犹豫再三,他终于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5元钱,递给乘务员。
男青年不知如何开启这罐饮料。他把健力宝拿在手里,颠来倒去看了看。迟疑了一会儿,他从腰间摸出了一把水果刀,试图在拉环的位置把健力宝撬开。撬了两下,他发觉易拉罐的壳很坚硬,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又把目光盯在了拉环处。这时,却听见对面的妇女对儿子说:“童童,快把健力宝给妈妈拿过来。”小男孩说妈妈你刚喝过水怎么又渴了_______快____听话____小男孩便站在车座上,把手伸进了车窗旁桂着的塑料袋里。
妇女把健力宝拿在手中,眼睛盯在拉环上,余光注视着男青年,只听“嘭”的一声,健力宝打开了。随之,车厢里又传出“嘭”的一声响,男青年的易拉罐也打开了。妇女微微地笑了一下,喝了一口,就把自己的健力宝放在了茶几上,显然,她并不渴。
许多年后,男青年参加了工作,却仍对这件事记忆犹新。他深深地感激那位善良的中年妇女。
1.在横线上补上所缺的标点。
2.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在括号内打“√”。
颠来倒去 dǎo( ) dào( )
倒闭 dǎo( )dào( )
茶几jǐ( )jī( )
几次jǐ( )jī( )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柔软( )果断( )
4.解释词义并造句。
记忆犹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答问题。
男青年为什么感激那位善良的妇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天
我站在窗口,外面是一片细雨,风吹过来,湿漉漉的,带来一些凉气。
对面的车站上,站着一个穿红格子裙的女孩,她撑着一把伞——一把绿色的画着两只蝴蝶的绿伞,翘首望着驶过来的车辆。一辆车靠站了,她并没有上去;车开走了,她撑着绿伞,仍站在那里。第二辆车开过来,她还是没有上去。第三辆,第四辆……绵绵的小雨,打湿了女孩的衣裙。她耸耸肩,好像打了一个寒战,穿红格子裙的女孩啊,你为什么不上车呢?
又来了一辆车,车开走的时候,绿色的伞已拿在一个穿旗袍裙的妇女手里,小女孩勾着她的手臂,一蹦一跳地走着。
哦,她是来接妈妈的。
只要妈妈不淋着雨,车站上多站一会儿有什么要紧呢?她快活的脚步,扇动起红格子的衣裙,像一只红蝴蝶在空中飞舞。
1.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在括号内打“√”。
翘首qiào( )qiáo( )
翘尾巴qiào( )qiáo( )
2.用直线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再完成填空。
这句句子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写句子,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只要妈妈不淋着雨,车站上多站一会儿有什么要紧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几句称赞小女孩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车停下后,小男孩顺着台阶跑进了屋。不一会儿,他背着个脚有残(cán chán)疾的小弟弟返回来了。他把小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然后指着车对他说:“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商店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
保罗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位小男孩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gěi jǐ)予是快乐的。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注视”是表示看的词语,请你再写几个表示看的词语。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文章中说:“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的确,圣诞节前夜对小男孩、残疾弟弟和保罗来说都是难忘的。小男孩难忘这个夜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小弟弟难忘这个夜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罗难忘这个夜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予是快乐的”,你有过给予后的快乐体验吗?请举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旁的橡树
从北方到南方的两座大城市之间,人们打算修建一条公路。这条公路将会宽阔、平坦又漂亮。
开始筑路了。一天,工人们来到田野上,那里长着一片不大的灌木林。工程师批示未来的路要铺在哪里,工人们就往土里埋进排水管。
突然,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
“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
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高尚( )赞叹( )
反义词:笔直( )宽阔(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不约而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直线画出文中描写橡树的句子。
4.文中工程师和工人们都叹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