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阅读。
我要报效我的祖国
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上,中国姑娘邓亚萍奋勇拼搏,蝉联了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亲自把金牌挂在她的胸前。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邓亚萍仰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激动得流下了泪水。
在通往世界冠军的道路上,邓亚萍不知洒下了多少奋斗的汗水。邓亚萍的父亲曾是位乒乓球运动员,在父亲的影响下,她不到五岁就站在乒乓球台前,开始了乒乓球运动员的生涯。邓亚萍个子矮小,不是打乒乓球的理想身材。为了弥补身体条件的不足,她双脚绑上沙袋练习打球,常常练得脚底都起了血泡。如今,灵活多变的步伐成了邓亚萍战胜对手的法宝。在国家队,邓亚萍是最能吃苦的运动员,她经常给自己加大运动量,一练一身汗,一天要换五六次衣服。为了掌握一种技术,邓亚萍有时要连续挥拍上千次。回到宿舍,她浑身像散了架似的瘫倒在床上。
邓亚萍打球气势逼人,锐不可当。遇到的对手越强就越能激起她的壮志。国际大赛高手如林,邓亚萍更是全力以赴,奋力拼搏。她胜不骄,败不馁,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为国争光。凭着这种必胜的信心和精湛的技术,邓亚萍闯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强手,一次又一次地站在了世界冠军的舞台上,为祖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为五星红旗增添了光彩。
面对鲜花和荣誉,邓亚萍总是说:“是祖国培养了我,我要报效我的祖国。”
1.按短文内容填空。
邓亚萍在___________举行的___________上,蝉联了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邓亚萍不到________岁就站到了乒乓球台前,开始了乒乓球运动员的生涯。面对鲜花和荣誉,邓亚萍总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邓亚萍为什么能获得世界冠军?这篇短文对你的学习、生活有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文中摘录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水
水在世界上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水,庄稼要旱死,牲口要渴死,人也不能生存。可在城市里,人们并不爱惜水,甚至讨厌它,生活中到处可以看到浪费水的现象。
比如到了夏天吧,就有同学玩打水仗,把水龙头开得大大的,用水向对方喷,一会儿地上就流了一大片水。有人管他们,他们还满不在乎地说:“水有的是,浪费一点怕什么?”
水真的“有的是”吗?不是的。从资料上我们可以看到,地球上确实有大片的水,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的确1/6。可是,海洋里的水是很咸的,不能用来浇灌庄稼。能够用来养活人类和动植物的水,是陆地上的淡水。这种水很有限,用掉一点就少一点。科学家预测,不久的将来,水源将会枯竭,人类将面临干渴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科学家已经开始想办法从南北极取水。他们想把南北极常年的冰山融化掉,用它解决人类的干渴。可这样一来,南极会变成一片汪洋,海平面升高,很多沿海国家的城市会被淹没。
这太可怕了,要是人类没有水,会是多么恐怖的情景呀!让我们从现在做起,都来珍惜水吧!
(1)填空。
水在世界上是(),没有水,庄稼(),牲口(),人也()。
(2)水真的“有的是”吗?()。请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3)科学家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这个办法行吗?为什么?
(4)请用“——”画出同学们是怎样浪费水的,再请你劝劝他们,帮助他们改掉浪费水的毛病。
(5)你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好办法?快写下来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石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1)请在第一自然段的()里填上标点符号。
女娲看到人类所受的灾难,心里()。为了解除人类的灾难,她首先(),再(),最后又冒着生命危险去()。这是一个多么()的神啊!
(2)女娲补天是非常不容易的,你能用“——”画出有关的句子吗?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难过()立刻()可是()终于()
(4)在神话里,天穿了个窟窿可以有神去补天,可是在现实中就不可能有神的帮忙了。现在我们地球的大气层也穿了个窟窿,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的家园呢?
快乐阅读。
台湾神游
中秋节的夜晚,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我注视着它,好像看见美丽的嫦娥仙子正坐在桂花树下,遥望着美好的人间,思念着久别的亲人。晚饭后,我们全家围坐在电视机旁,今晚的节目有些特殊,不管是新闻,还是歌舞、电视剧,大都表现了台湾人民思念故土、盼望祖国早日统一,和祖国人民想念台湾骨肉亲人的主题。
看完电视,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望着那轮皎洁的圆月,我好像乘着飞机,飞到了美丽的台湾省。在飞机上我俯视全岛,它真像一座美丽的海上公园。接着,飞机降落在台湾岛东部,这里大部分是山地。远远望去,有险峻的奇峰、悬崖,飞奔的急流、瀑布,平静的湖泊,茂密的森林,景色优美。
台湾岛上还有世界闻名的游览区——日月潭。于是我慕名前去,饱览那湖光山色。我坐在汽车里,看到重峦叠嶂,潭水碧蓝,波光如镜,朵朵白云在翠峰山间飘浮。当夕阳把最后的余辉射向湖面时,日月潭烟霞四起,轻纱般的薄雾在湖面上飘来荡去,我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
我又来到了台湾西部平原。我了解到这里盛产甘蔗、水稻,还有香蕉、菠萝、桔子等。随后,我又赶往北部海边,参观了著名的海港——基隆。这里拥有多种矿产资源和水产资源,看到这一切,我心里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台湾真是名不虚传的宝岛!”
“喵——”小花猫一声叫唤,把我从美丽的幻境中唤醒过来,但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了让宝岛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我要贡献一份力量!
夜更深了,中秋节之夜的月亮更圆更亮了。我想:此时台湾的少年朋友也在月光之下神游祖国的大陆吧。我相信,总有一天,海峡两岸的人民会团聚在一起,祖国一定会统一的。我怀着这美好的愿望进入甜蜜的梦乡。
(1)积累词语。读一读。
慕名陶醉情不自禁波光如镜
世界闻名湖光山色重峦叠嶂名不虚传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悬崖()的瀑布()的圆月
()的湖泊()的森林()的奇峰
(3)作者梦中神游都去了那些地方?
(4)从作者的神游中,你觉得台湾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课外阅读。
盘古用板斧劈开天地之后,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之间避免天地合拢。
他临死的时候,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了“轰隆隆”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了大地的四极、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________,他的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肌肉变成了田地,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他的皮肤上的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圆圆的珍珠和温润的玉石,就连那最没用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了雨露和甘霖。
(1)传说中,开天辟地的人是____________。
(2)按短文内容填空。
呼出的气变成了( )
左眼变成了( )
筋脉变成了( )
皮肤上的汗毛变成了( )
(3)根据上下文内容并联系实际事物的特点,在文中“____”上填充一种自然界的事物。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
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
有一天,女娲来到一条小河边洗脸。大雨过后,河边的土变成了泥浆,女娲顺手抓起一团黄泥,搓(cuō)成娃娃样的小东西,放在地上,泥人活了,喊着:“妈妈!妈妈!”女娲高兴地给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这便是“人”。
她继续工作着,一心想让更多的生命来到大地上。后来,女娲发现了一个快捷的方法,她取来一根枯藤,伸入泥潭中,把搅浑了的泥浆向地上挥洒,泥点就变成了一个个的小人儿。
女娲不停地工作,她越来越感到辛苦。突然,一个小人儿问:“我们自己能造自己吗?”女娲异常高兴,就把人分成男人和女人。就这样,人类不断地繁衍,一天比一天多。他们三五成群,走向森林,走向田野,大地上布满了人类的足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异常——( )高兴——( )
(2)全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写女娲造出第一个人,第( )自然段写女娲造出一个个人,第( )自然段写女娲把人分成男人和女人。
(3)请给这个故事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4)你同意哪种说法?在括号里画上“√”。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
②这是一个神话故事。( )
③这是迷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