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8月28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青奥会”)在南京奥体中心顺利闭幕。请完成下列与“青奥会”有关的填空。
(1)随着“青奥会”的举行,各种与城市建设相关的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展现出来。
①体育场馆需用大量的建筑材料。下列材料不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      (填字母)。
a.石灰石        b.水泥        c.玻璃
②轨道交通建设需大量金属材料。下列金属材料最易发生腐蚀的是      (填字母)。
a.铝合金        b.钢铁       c.纯铜
③聚乙烯、聚氯乙烯都是线型高分子树脂,它们制成的塑料具有         (选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2)“青奥会”期间,要保障运动员的营养与健康。
①及时补充体能是运动员取得优秀成绩的基本保证。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其分子中所含官能团是氨基和        (填名称);脂肪在人体内水解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            (填名称)。
②运动员还要合理吸收维生素。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其分子式为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维生素C后,溶液由黄色转变为浅绿色,说明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         性(填“氧化”或“还原”)。

③服用违禁药物不仅妨碍体育竞技的公平、公正,也有害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在阿司匹林、青霉素、麻黄碱、小苏打等常用药物中,参赛选手不可服用的是           
(3)“绿水蓝天”工程为运动员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向世界展示了古都南京的美好形象。
①用明矾处理废水中细小悬浮颗粒的方法属于              (填字母)。
a.混凝法       b.中和法      c.氧化还原法
②PM2.5悬浮于大气中的直径≤2.5 μm(微米)的颗粒物,大量PM2.5会造成灰霾天气。燃煤气化有助于控制PM2.5排放,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向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可以减少SO2的排放,生成CaSO4。发生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氮元素的几种价态与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2的一种用途
(2)从N元素化合价分析,N2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各举一例说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氧化性
还原性
(3)HNO3与上图中的物质C常用于检验Cl-的存在,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为
(5)NO2与水反应生成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为
(6)浓硝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kg·L-1的浓硫酸,若用其配制1.0mol·L-1的稀硫酸250ml。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98%的浓硫酸ml(计算保留两位小数)。
(2)配制时,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

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方法是
(2)电子工业用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FeCl3腐蚀铜后所得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则待测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②溶液组成的测定:取50.0mL待测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21.525g白色沉淀。则溶液中c(Cl)=mol·L-1
③验证该溶液中含有Fe2+,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观察溶液是否呈浅绿色
B.取适量溶液,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褪色,证明含有Fe2+
C.取适量溶液,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4)工程师欲从制造印刷电路板的废水中回收铜,并获得FeCl3溶液,设计如下方案:

①滤渣C的化学式为
②加过量D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通入F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要求填空。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填序号)
①碳酸氢钠②CO2③乙醇④铁
(2)饮用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还原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如下:
10 Al + 6 NaNO3 + 4 NaOH +18 H2O =" 10" NaAl(OH)4 + 3 N2
请用“单线桥法”表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已知氨气与氯气在常温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8 NH3+3 Cl2= 6 NH4Cl +N2,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今有K2SO4和Al2(SO43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K+)=" 0.2" mol·L-1,c(SO42)= 0.7mol·L-1。则溶液中c(Al3+)=mol·L-1

KMnO4酸性溶液与草酸(H2C2O4)溶液反应时,溶液紫色会逐渐褪去。某探究小组用测定此反应溶液紫色消失所需时间的方法,研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实验条件作如下限定:
①所用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可选择:0.02 mol·L-1、0.002 mol·L-1
②所用H2C2O4溶液的浓度可选择:0.2 mol·L-1、0.4 mol·L-1
③每次实验时KMnO4酸性溶液的用量均为4 mL、H2C2O4溶液的用量均为2mL。
(1)若要探究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变换这些实验条件,至少需要完成____组实验进行对比即可得出结论。
(2)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某同学改变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测得实验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如下表所示:

KMnO4酸性溶液浓度
(mol·L-1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min)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0.02
14
13
11
0.002
6.7
6.6
6.7


①用0.002 mol/L KMnO4酸性溶液进行实验时,KMnO4的平均反应速率(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变化)。
②依据表中数据,不能得出“溶液的褪色所需时间越短,反应速率越快”的结论。某同学设计以下方案,可以直接得出“褪色时间越短,反应的速率越快”结论。

KMnO4酸性溶液
H2C2O4溶液
浓度/ mol/L
体积(ml)
浓度/ mol/L
体积(ml)
0.02
2
b
4
a
2
c
4


则表中a=;b=;c=
(3)草酸电离常数:Ka1=5.9×10-2,Ka2=6.4×10-5。与KMnO4反应时,它将转化为CO2和H2O。
①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室温下,0.1mol·L-1 KHC2O4酸溶液中pH7,理由是
(4)测得某次实验(恒温)时溶液中Mn2+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请解释n(Mn2+)在反应起始时变化不大、一段时间后快速增大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