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片树林发现,阳光穿过枝叶的空隙,会在地上投下圆形的光斑,光斑随着太阳的偏移枝叶的摆动而移动。下图显示在白天适宜温度下人工照射某植物叶片形成光斑,并从实验中测得CO2吸收速率和O2释放速率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光斑开始之前的一段时间,植物叶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2)光斑开始照射后的5秒内,O2释放速率和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是 。
(3)图中c点时,光反应速率 暗反应速率(大于、小于或等于)。
(4)CD段O2释放速率迅速恢复至原水平的原因是 ,而此时,CO2吸收速率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下降,原因是 。
(5)从光斑开始照射到A点制约O2释放速率的因素主要是 ,从A到C点表明制约O2释放速率的因素主要是 。
在低温条件下,将叶片置于研钵中,加入某种溶液研磨后,将细胞碎片和细胞器用离心法进行分离,第一次分离沉淀P1(含细胞核和细胞壁碎片)和上层液体S1,随后又将S1分离成沉淀P2(含叶绿体)和上层液体S2,第三次离心将S2分离成沉淀P3(含线粒体)和上层液体S3,最后一次将S3分离成沉淀P4(含核糖体)和上层液体S4,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问题填入相应符号(S1~S4和P1~P2)。
(1)含DNA最多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3)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4)蛋白质含量最多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下图是四种生物的体内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以上四图所代表的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字母表示)
(2)图C代表的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中可属于。
(3)A、B细胞与C、D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
(4)要得到图A细胞的原生质体,需要用来处理细胞。
如图所示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生物体以它作为长期储存的备用能源物质是的结果。
(2)物质b是,其分子结构的特点是
。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组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种,分子中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 细胞内物质B合成的场所是, C和B在分子结构上的相互联系是。
(5)若物质B的生理作用是降低动物的血糖浓度,则B在细胞内合成,该细胞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至少写出3种)等细胞器参与。
下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步骤①作用是 ,最常用的方法是 。
(2)步骤②一般常用的化学试剂是 ________ ,目的是 。
(3)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 ,其中步骤④相当于 过程,步骤⑤相当于 过程。
(4)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获得新的杂种植株。使______ 能够在新的植物体上有所表现,其根本原因 。
(5)若远源杂交亲本A和B都是二倍体,则杂种植株为_____________倍体。
(6)从理论上讲,杂种植株的育性为 (填“可育”或“不育”)。若运用传统有性杂交方法能否实现远源杂交? ,原因是 。因此,这项研究对于培养作物新品种方面的重大意义在于 。
(7)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作物新品种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 传规律? 。为什么? 。
下图表示用生物工程制备人抗A抗体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红细胞膜表面有被称为凝集原的特异糖蛋白,从免疫学角度看,这种凝集原是_______。
(2)图中细胞1是小鼠体内注入人A型血红细胞后而获得的________细胞,这种细胞具有产生_________的特点,但难以在体外培养。甲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胞2,是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的骨髓瘤细胞,这种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能_____________,但不能产生抗体。
(3)为了能充分发挥上述两种细胞各自的特点,经特殊处理,在促细胞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图中的细胞3,把它在乙培养皿(含选择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则能产生大量的细胞,这种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①的主要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过程②或③的培养方法能产生大量__________________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