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 |
2 min后,试管里出现凝胶 |
酸性:盐酸>硅酸 |
B |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 |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
熔点:氧化铝>铝 |
C |
常温下,向浓硫酸中投入铝片 |
铝片不溶解 |
常温下,铝不与浓硫酸反应 |
D |
向某无色溶液中先滴加氯水,再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 |
溶液中含有Br- |
右图中的曲线表示的是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2NO+O22NO2DH<0中N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图中标有a、b、c、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A.a点 | B.b点 | C.c点 | D.d点 |
下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
A.4>2>1>3 | B.2>1>3>4 | C.4>2>3>1 | D.3>2>4>1 |
反应2X(g)+Y(g)2Z(g)△H﹤0,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2—16所示。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T1<T2,p1<p2 | B.T1<T2,p1>p2 |
C.T1>T2,p1>p2 | D.T1>T2,p1<p2 |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 2NH3(正反应放热)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
B.加压,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倍数大于v逆增大倍数 |
C.降温,v正、v逆都减小,且v正减小倍数大于v逆减小倍数 |
D.加入氩气,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倍数大于v逆增大倍数 |
可逆反应aX(g)+bY(g)cZ(g)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
B.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 |
C.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 |
D.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