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别以为人才会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晴天。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往高处搬家,
出门要带雨伞。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
一圈就是一年。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蝌蚪甩着尾巴游泳,
春天已经来临。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哪,
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细心——( ) 马虎——(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白云飘得高高,告诉人们( )。
蚂蚁往高处搬家,告诉人们( )。
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告诉人们( )。
蝌蚪甩着尾巴游泳,告诉人们( )。
3.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学做小诗人,仿写一段小诗,说给爸爸妈妈听。( ),(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课内阅读。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1)请在这段文字中找出两个成语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 )句,根据这句话的意思写一个词语是( )。
(3)文中“同样的道理”指的是( )
A.任何一种橘树种到淮北都只能结成枳。
B.齐国的人到楚国都可能做起盗贼来。
C.橘树的变化和人的变化是相同的原因。
(4)对于“水土”一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文中两个“水土”的意思是一样的。
B.第二个“水土”指的是国情及国民情况。
C.第一个“水土”指的是人们的生存环境。
阅读答题。
种植春天
这是一则日本童话。
从前,有一位国王,性格冷酷。他国度里所有的地方都盖在厚厚的白雪之下,从来就没有花的芳香和草的翠绿。他十分渴望春天来到他的国家,但是春天从来都不肯光临。
这时,一位流浪已久的少女,来到了皇宫的门前。她恳求国王给她一点食物和一个睡觉的地方,她实在太饿太累了。但是国王从来都不愿意帮助别人,他叫随从把少女赶走了。
可怜的少女在肆虐的风雪中走进了森林。在森林中,她遇到了一位厚道的农夫。农夫急忙把她扶进屋,让她睡在温暖的火炉边,给她盖上毛毯,然后用仅有的面粉为少女做成了面包和热汤。当他把面包和汤端到少女面前时,才发现少女已经死了。
农夫把少女埋在了田野里,并把面包和汤放进去,还为她盖上了毛毯。第二天一早,奇迹出现了:其他地方仍旧是白雪皑皑,但是在少女的墓上,竟然开满了五彩斑斓的小花——这里的春天来了!
原来,这个女孩便是春天。农夫接纳了她,诚待了她,滋润了她,安息了她,于是也便享受了她。
原来,只要付出,一切都会有收获。无论你付出得多么早,或者多么晚。
原来,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死去,除了一颗冷酷的心。
原来,春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静静地等待我们去把她种植、诞生和创造出来,等待我们用爱做中介,把冰凌百丈变成繁花万朵。也许,这样静静地等待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春天。
(1)读了这则童话后,对文中的人物都有什么看法,请给每个人写一句简短的评价。
国王:
少女:
农夫:
(2)仔细读文章最后几个自然段,联系文题“种植春天”,想一想,从这则童话中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悲怆人虎情
这故事来源于长白山虎背岭东北虎保护区的一位工作人员。事情发生在他进山第一年的冬季。一天,他在做例行巡察时,发现一只幼虎中了偷猎者的陷阱,后腿折断,又被钢夹死死地夹住。他小心为幼虎松了绑,抱回自己的小木屋。
经过精心的护理,幼虎恢复得很快。他给它取名“阿弟”。他在深山里很寂寞,真把幼虎当自己亲人来对待了。“阿弟”虽不会说话,但它懂得什么是友好感情,它也会以驯服、亲热来回报。两“弟兄”真成了相伴相依的好朋友了。
三个月过去,该是放虎归山的时候了。“阿弟”主动依偎在“阿哥”怀里,擦擦蹭蹭,着实亲热了一阵,然后俯伏在地,两眼深情地望着“阿哥”。之后一步一步走出去,走到门外又回过头来最后望一眼,才向虎背岭深处狂奔而去。
“阿哥”也像掉了魂似的,恍恍惚惚在山里转悠了三天,不知是想再见一下阿弟呢还是在找回自己。而他俩的再次相见,却是在一个极不寻常的境地中--确切地说,是“阿哥”遭到群狼袭击的危急时刻。
也是一个冬天。“阿哥”发现一只老狼在跟踪他。他警惕地做好防卫准备。三天之后的夜晚,从门缝里他瞧见有十三只狼对小屋形成了包围圈,指挥群狼的正是那只跟踪他的老狼。这时他知道交上厄运了,他的枪筒里只有十发子弹。他得尽量节约子弹熬到天亮。狼群终于在老狼指挥下进攻了。第一个来试探袭击小屋房门的是一只独眼狼。他从屋里射出的子弹打中了狼的咽喉。尽管前面的狼倒下了,但后面的狼还是一个接一个往屋里冲。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此时,他的子弹已经打光,人也十分疲劳,情况十分危急。突然,他看见老狼亲自出马了。但它只谨慎地前进了几步,忽然停下来,侧耳聆听到什么,就忽闪一下带着残兵败将飞奔而去。天亮了,屋里的战士走出来,在小木屋与大森林的咽喉道上,见到了久别的“阿弟”,在“阿弟”脚下躺着老狼的尸体。好像“阿弟”早就料到“阿哥”有这场灾难,赶紧跑来救援。
三年过去,那位工作人员调离了山里的岗位,只剩下小木屋。次年开春,他忽被大山近处的动物园告知:捕获的一只老虎已绝食7天,这虎是在小木屋旁设陷阱捕获的,要他去一趟。他顿时猜想可能是“阿弟”遭的暗算。到场一看,果然是已经十分虚弱的“阿弟”躺在铁栏里。他呼唤它。“阿弟”张开眼与他的目光相遇,刹那间好像勾起美好的记忆,有些兴奋。但马上换了表情,两眼露出仇恨的凶光,再也不看他一眼。“阿哥”亲手端来食物和饮水,也拒不接受。“阿哥”知道它想重返森林,动物园也别无选择只好照办。
“阿哥”心里明白,打从它与他首次相别返回森林后,它一直保持着暗中探视小木屋的习惯。他离开后仍然如此。动物的感情有时是很执著的。然而正是在这块唤起温馨之情的地方,它落入了人的陷阱。从此它同人的缘分也就断了。据说以后虎背岭连续发生虎伤人的事件。这是谁的过错呢?
(1)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划“——”。
①刹(chà shà )那间②怯怯(què qiè )地
(2)写出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从屋里射出的子弹打中了狼的咽喉。()
②他在小木屋与大森林的咽喉道上。 ()
③本文围绕人与虎之间友情的发生到结束,重点写了三件事。请你简要概括如下 :
第一件:第二件:
第三件:
(4)认真读第一至三节,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与虎之间的“兄弟”情?用“——”线画出来。
(5)认真读第六七节,说说三年后,人与虎之间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6)读了这篇文章以后,谈谈你的看法。
(7)认真读第五自然段,根据句中描述的情境,写出四个恰当的四字词语。
藏羚羊的跪拜
至今,我每次穿过藏北无人区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以前,捕杀野生动物是不受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藏羚羊、野马等,眼下却是凤毛麟角了。
当年一个肩披长发,留者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人经常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叉子枪的是这样一件事——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准备喝酥油茶时,突然瞅见草坡上站着一只肥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他丝毫没有犹豫,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叉子枪。他举枪瞄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没有逃走,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两行长泪从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认为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求饶打动也在情理之中。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拜的姿势,眼里的泪迹也清晰可见。
那天,老猎人没有当即将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呢?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情景。夜里躺在铺上他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膛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地叫出了声,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的卧着一只小藏羚羊。这时候,老猎人明白了肥壮的藏羚羊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给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老猎人的开膛剖腹半途而停。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还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叉子枪……
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1)解释词语。
凤毛麟角:忐忑不安:
(2)仔细读4~6小节,理出事情的发展顺序。(3分)
发现藏羚羊→()藏羚羊→()藏羚羊→()藏羚羊
(3)为什么说“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 ”画出描写藏羚羊跪拜的句子。藏羚羊为什么向老猎人跪拜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猎人为什么把藏羚羊连同它没出世的孩子掩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藏羚羊的跪拜让老猎人觉得蹊跷,夜里躺在铺上也是久久不眠,双手一直颤抖,此时他会想些什么呢?请展开想象,写一写老猎人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共同的呼声.请你拟一条公益广告词,宣传这一主张.
珍珠鸟(节选)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里钻出来。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稀疏——( ) 陌生——( )
(2)找出描写小珍珠鸟外形特点的句子,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珍珠鸟的生活习性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最能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句子。(4分)
(5)用文中的词语写出小珍珠鸟对人的情感发生的变化过程。(5分)
离我较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