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 ( )
A.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便利 |
B.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 |
C.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D.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 |
孟德斯鸠认为,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下列哪一宪法(法律)的颁布首先批驳了孟德斯鸠这一观点?()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803—1806)。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最能说明()
A.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
B.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
C.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发展 |
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 B.保留习惯旧俗 |
C.强调法官至上 | D.体现人人平等 |
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有句对白:“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这反映了古代希腊的()
A.共和政体 | B.经济制度 | C.民主精神 | D.等级观念 |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证据的是()
A.宋代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了宋代,大臣上朝只能站着 |
B.在唐朝谏官是宰相下属专门谏诤皇帝过失,宋朝时独立于宰相并监察宰相 |
C.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后设内阁 |
D.清朝初年,重要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