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是古代中国政制的一大特点,其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启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组成决策核心;其二,是让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下列属于后者的措施是( )
| A.秦朝三公九卿制度 | B.汉武帝设立中朝制度 |
| C.唐代三省六部制度 | D.明朝实行内阁制度 |
《盐铁论·水旱》载:“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具,则田畴荒,谷不殖。”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 A.刀耕火种 | B.铁犁牛耕 |
| C.精耕细作 | D.男耕女织 |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 “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
|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
|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
|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
司马迁认为政府的商业政策应是“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从中看出他的经济主张是( )
| A.顺其自然 | B.工商皆本 |
| C.与民争利 | D.政府干预 |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 )
| A.王位世袭制 | B.宗法分封制 |
| C.中央集权制 | D.郡县制 |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
| 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
| 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
| 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 |
| D.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 |